2025年2月14日,汇川技术将正式发布国内首款全场景智能化工业控制平台iFA Evolution。
一、引言
这款被业界称为“国产博途”的软件平台,从研发初期便以德国西门子博途(TIA Portal)为对标对象,试图打破国外巨头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生态垄断。本文将从技术架构、功能特性、生态布局及市场影响四个维度,深度解析iFA Evolution的创新突破与挑战,并对比其与西门子博途的异同。
二、技术架构:自主化与开放性的博弈
历经5年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坚,汇川推出了全场景智能化工业控制软件平台 ifa evolution。在开发 ifa 的过程中,汇川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的 IDE、编译器、实时操作系统、虚拟控制与仿真等核心技术。
2024 年 7 月 27 日,汇川技术完成了对法国工业软件公司 irai 的收购。irai 公司在数字孪生、机电一体化设计与仿真以及虚拟教学领域有超过 30 年的深厚积累,此次收购为汇川在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领域增添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汇川iFA Evolution则选择了“兼容+创新”的双轨路线。一方面,其通过支持标准报文和PLC Open标准程序块,实现了与西门子博途生态的部分互通(如替代西门子V90伺服的IS620F系列);另一方面,平台首次引入AI大模型技术,支持生产过程的自主学习与优化,试图在智能化层面实现差异化竞争。
西门子博途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集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覆盖PLC编程、HMI设计、驱动控制、网络通信等多个模块,并支持从设计到运维的数字化闭环。其底层架构基于西门子自主研发的工程框架,兼容Profinet、EtherCAT等主流工业协议,且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庞大的硬件兼容库(如V90伺服系统、S7系列PLC等)。
三、功能特性:场景化与通用性的分野
iFA Evolution聚焦于工业自动化的垂直场景。其主打“全集成”概念,将SCADA、PLC编程、伺服控制等功能模块深度整合,并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推出轻量化解决方案。此外,平台通过内置AI算法库,可实时分析生产数据并优化工艺参数。
西门子博途的强项在于其通用性与行业覆盖广度。其应用领域不仅限于工业自动化,还延伸至交通、能源、建筑等跨行业场景,且功能模块高度标准化,适合复杂系统的集成控制。例如,博途的Profinet协议在实时性和稳定性上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高精度运动控制和大型分布式系统。
四、生态建设:用户习惯与全球布局的角力
汇川iFA Evolution则采取“免费开放+本土化服务”策略,主打快速构建用户生态。其借鉴了博途的图形化编程界面,并兼容三菱、信捷等国产PLC的编程风格,以降低工程师的学习成本。同时,汇川通过“现场工程师驻点支持”和定制化开发服务,强化了国内中小企业的合作粘性。
西门子博途的护城河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其数十年积累的用户生态。全球超过70%的工业自动化工程师熟悉博途的操作逻辑,且其开放的第三方硬件接口和丰富的培训资源(如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在线知识库)形成了强大的粘性。
五、市场影响:国产替代与全球竞争的双重挑战
汇川iFA Evolution的推出,标志着国产工业软件从“功能替代”向“生态竞争”的跃迁,其免费策略将会冲击中低端市场,吸引对成本敏感的国内用户,接下来还需要逐步实现全球生态共建,与国外工业巨头一争高下。
西门子博途凭借全球化布局和全产业链优势,占据了高端制造业的绝对份额。其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操作系统”,与西门子硬件(如PLC、伺服驱动器)形成强绑定。
六、结语:国产工业软件的破局之路
iFA Evolution的上线,不仅是汇川技术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工业软件生态突围的缩影。其与西门子博途的竞争,本质上是“敏捷创新”与“厚重积淀”的较量。短期来看,汇川需继续深耕本土市场,通过AI融合与场景化服务巩固优势;长期而言,通过实现技术自主与全球生态共建,有望跻身国际工业自动化第一梯队。未来十年,这场中外工业软件平台的较量,或将重塑全球智能制造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