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企业信息 > 信息详情

西门子助力中国培养创新型工业人才

发布日期:2016-08-11 作者:网络

•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在中国成功举办十年
•   将德国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国,培养万余名全方位的创新工程人才
•   来自全国十个赛区300余支参赛队伍将进入2016年决赛

       2016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原“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初赛评审结果正式出炉,总决赛将于8月17至21日在湖北宜昌三峡大学举行。今年是大赛在中国成功举办的第十年。十年来西门子通过举办这一工业教育领域的顶尖赛事,将德国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国,大力推动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已经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万余名优秀的工程人才。

    “ 西门子十年磨一剑,坚持在工业教育领域持续投入,这是我们致力于帮助中国实现工业升级和转型以及迈向‘工业4.0’愿景承诺的一部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表示,“数字化的时代需要数字化的人才,‘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也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西门子结合自身170余年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经验,打造业内模式最为创新的‘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激发学生在工业实用性技术方面的创新活力,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储备优秀人才。”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主要面向全国工业自动化、工业信息化、机电一体化、仪器仪表、工业网络、新能源物联网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大学生和高职高专在校学生,设立6个赛项,分别为过程控制赛项、逻辑控制赛项、运动控制赛项、工程创新赛项、硬件研发赛项、工程网络赛项。大赛环节设置依据西门子卓越工程师的能力模型和公司70余年积累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模型设计,在比赛当中充分体现对卓越工程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引导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今年,由来自全国十个赛区的近300所高校推选出了2,200支队参赛,经过长达7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300余支参赛队进入总决赛。

       西门子不断致力于与中国合作培养本土创新人才,“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正是在西门子与教育部签署的《教育合作备忘录》框架下举办的工程人才培养活动之一。西门子于2011年2月与教育部签订了《教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西门子在教育部的政策框架下就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境建设、创新型竞赛五个方面全面支持教育部的工作。自2011至2015年底,西门子在中国的教育领域累计投入现金、设备等约合人民币7.11亿元。截至2015年,西门子已与院校合作在全国建成超过300个实验室,投入新开发电气自动化类、机械类教材数量为56种,西门子主办的教师培训、教育论坛以及各种研讨会和讲座年均使800多名教师受益。

      今年5月,西门子与教育部签订了新一轮《教育合作备忘录》,以期在中德合作框架下,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双方合作的范围将涉及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智能制造方向专业共建、教师应用技术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工程能力认证,联合举办“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未来,“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将继续打造帮助有志于工程领域发展的学生成长为卓越工程人才的平台。


关于西门子在中国:

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创立于多个国家,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作为世界最大的高效能源和资源节约型技术供应商之一,西门子在海上风机建设、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发电、输电解决方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驱动和软件解决方案,以及医疗成像设备和实验室诊断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西门子自余年来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在业界独树一帜。日至亿欧元,拥有约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滑环:现代包装应用的核心

下一篇:施耐德电气“群星”闪耀,照亮智能制造最后10厘米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