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宽带普及。而众所周知,日本宽带建设和网速,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先进。电脑上的新闻、知识传播内容大大超过电视以后,电视机本身自然变得难以销售了,至少在日本的电视机市场,失去了继续扩大的余地。
日本的电视在努力保持市场,在内容上努力给小众表达的机会,通过增设更多的电视台,来满足观众的需求等等,但这些都不能代替电脑、智能手机的作用。电视台在向节目内容制作企业转变,靠卖节目来维持。销售出的节目不一定非要在电视机上播出,电视机则在向电脑终端转变。
如今,日本依然有数目不小的电视机需求量,但这已不足以养活十余家电视企业。还在做电视机业务的企业,必须减少生产量,让电视机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淘汰一部分电视机企业,这在日本是个必然。
日本家电不得不承认,当今世界的家电制造霸主,非中国鸿海莫属。这头来自台湾岛的巨兽,现在掌管着全球近20家一流企业产品制造的生杀大权,并仍在不断扩张。作为当年的霸主,日本只能望洋兴叹了。日立、东芝:砍掉家电这条尾巴
30年前,有机会去日本的中国人,可以在回国时买一件电视、冰箱或洗衣机等免税家电。这样的机会一年仅有一次。那时,日本东京等地有专门为中国服务的免税店。
“我上小学的时候,从乡下来到了东京。第一次在火车站看到电视,有那么多的人聚集在电视前不肯离去。”年近70的斋藤孝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那时,在公司工作的职员每月收入数千日元,买一公斤大米要68日元,而一台电视要20万~30万日元。当时的日本电视产业,属于高利润产业。
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工资是25万日元(约2万元人民币)左右,1公斤大米1000日元(约80元人民币),但一台电视却只需要2万日元。
电视已经从极赚钱的商品,沦为一个不值钱的铁盒子,变得无利可图。
上世纪80年代,日立电视风靡中国、美国、欧洲,但在今天的日立公司业务中,电视已经悄然退场。日立总公司公关部长佐藤正直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几年前,我们将在中国福建的电视组装厂转让给了中国企业。不是不能制造电视,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是我们已经不做电视机业务了。”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公关部河野寿子表示:“我们现在的产品主要在汽车产业、社会基础设施及电子等新材料、新零件开发领域。”日立金属是日立制作所的子公司,是日立转型的重镇。转型的理由很简单:这些业务比家电组装赚钱。
在东芝,我们听到了同样的声音。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公关部长吉勤称:“家电业务在我们公司只占到9%,如果看利润率的话,我们的社会基础设施系统、电子元器件的能力早就超过了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