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变电站发展日趋智能化形势分析

发布日期:2013-05-22 作者:网络

    变电站是把电厂电力输送到普通用户的主要中间环节,如果某一天没有变电站的存在,那么即使发电厂电力持续上网,但终端用户也处于“有电无可用”的尴尬局面。随着电力建设逐步智能化,作为电网与用户相联的主要设备,也趋于向智能进化。


    变电站,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改变电力输出与输入电压。通过变压器使主干电网的高压电力转化为可以由普通用户使用适用性电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力网络已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社会需求。由此,自美国开始提出智能电网概念之后,各主要国家开始迅带跟进,制定各国的整体发展计划。


    智能电网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遍布全国主要地区的特高压网络,再辅以各类智能化电力设备,做到一个整体的调配工作。不过,这其中各级变电站也是必不可以的中间设备。当然,在电网智能化之后,变电站也不能墨守成规,拒绝改变。变电站智能化也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当前,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制造厂家以及规划设计、基建和运行部门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共同努力继续开发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预计,今后其发展和推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与国外的差距会逐步缩小。


    智能即为人性化,通过把把变电站做成像人在调节一样,当低压负荷量增加时变电站送出满足增加负荷量的电量,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各个环节。在上述这些环节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


    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智能化电气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化开关、光电式互感器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出现,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使变电站所有信息的采集、传输实现全智能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2011 年以后所有新建变电站全面按照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建设,并且重点对枢纽及中心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根据国网的规划未来我国智能变电站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第一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46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28座;第二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80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50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48 座;第三阶段新建智能变电站7700座,在运变电站智能化改造44座,特高压交流变电站改造60座。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从谷歌退出家庭能源管理业务学到什么?

下一篇:500亿市场可观 工程机械配套件如何抢占先机?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