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高效、优质、经济!方坯重压下技术再下一城!

发布日期:2024-06-18 作者:网络
 
近日,中冶南方连铸成功签订金鼎七机七流160×160mm方坯铸机改造项目。该项目采用单辊重压下技术方案,仅用3台拉矫机实现全钢种压下,为当前最具成本、效率竞争优势的方坯压下方案。

基于对单辊重压下的创新认识,中冶南方连铸创造性实践并开发出减少拉矫机的技术方案,满足压下功能的同等条件下,减少拉矫机投入50%~80%,为存量铸机高效化、品种化升级改造,推动钢厂优特化转型,打造了最经济的技术方案和机型配置,并在方坯尤其是小方坯压下技术领域,形成了遥遥领先的业绩优势。

什么是压下技术?
 

压下技术是改善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缩孔内部质量缺陷的一种技术手段。延续传统轻压下理论,重压下技术实践采用“前期轻压改善偏析,后期重压改善疏松缩孔”的“轻、重结合”模式。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裂纹难以避免,二是缩孔形成后难以消除,效果具有偶然性;三是增加了实施压下的拉矫机数量,成本相应上升。

中冶南方连铸坚持“以研发促工程、以工程支撑研发”路线,依托工程项目持续开展单辊重压下工程试验,在扫除重压下观念和实践误区方面实现了先人一步。

 

首创性提出在连铸坯凝固的关键区域进行足量的单辊压下,是实现重压下的最优方式,并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获得“单辊重压下关键凝固区域”的具体方法,为连铸生产提质提效开辟了新赛道:

 

相对传统压下方式,拉矫机数量从7~9台减少为3~5台,设备布置更优,技术方案更灵活。

 

拉矫机总布置

 

创新性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高效全钢种小方坯连铸机,实现小方坯铸机减流提速和高效低成本生产。常州中天改造项目达成160×160mm小方坯品种钢、高碳钢3.5m/min生产拉速目标,具有战略性意义。

 

单辊重压下技术自2011年首次应用于河钢宣钢以来,已先后成熟应用于宝武(马钢、韶钢、新钢)、柳钢、鞍钢、本钢、淮钢特钢、中天钢铁等11台铸机,在实现方坯高碳钢等高效化的同时,有效保证了不锈钢、弹簧钢等品种钢的芯部质量。

 

未来,中冶南方连铸将继续在连铸领域持续深耕,加快以新技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向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化、品质化要效益,助力钢铁企业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