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上海电气储能丁俊: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柱

发布日期:2024-06-18 来源: 储能网作者:网络

 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的科创型企业,拥有深厚的全钒液流技术沉淀和扎实的产业化经验,公司依托于高精尖研发团队和优于市场的储能前沿技术,在产品质量和安全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为客户带来高安全性、强技术性、优服务性的储能产品。

日前,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丁俊在上海接受中国储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柱”!上海电气储能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持续技术创新、降本增效。通过核心高电流密度电堆的研发迭代、容量在线恢复技术、先进的热管理控制技术及电池管理控制技术、新体系液流电池电解液技术的研发,通过各项技术的迭代研发,开发出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储能产品,持续推进储能产品的研发迭代及产业化进程。公司积极探索储能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化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提升带动新型储能的发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大基地的建设带动长时储能的应用,更多百兆瓦级别储能项目进入市场,液流电池的各项竞争优势在长时储能范畴内的竞争优势将更加突显,上海电气储能将持续推进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程中的价值创造及商业化应用,通过储能在源、网、荷端的功能价值实现储能的商业价值,从而带动液流储能的商业化应用。

丁俊认为,全钒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寿命长、建设灵活性高,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长时储能一般是指可以持续充放电4小时以上的储能技术,包括液流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路线。

与锂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具有高安全和稳定性,满足储能电站对安全性的要求;且中国为钒资源生产大国,锂电池产业链对海外矿产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国内支撑全钒液流电池发展的上游资源自主可控;与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长时储能技术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受地理和地质条件约束、选址灵活,且项目建设周期短、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具备响应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兼顾调频和调峰的复合功能,在长时储能领域前景广阔。

“在政策支持方面,我们希望能够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能动双重作用,加强液流储能技术创新战略性布局和储能市场系统性谋划,积极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完善电力市场和运行调度机制,推动液流储能领域创新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市场化的能源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用各环节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我国液流储能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策源能力”。

 

据悉,上海电气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液流电池研发、制造的单位,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成立了液流储能研发团队开展液流储能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团队围绕液流电池关键材料、核心电堆设计、循环系统设计、电池管理控制系统软硬件等核心技术进行攻关。2019年,基于对自研液流储能技术成熟度及储能市场的窗口期即将到来的整体判断,正式成立了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推进液流电池产品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

上海电气储能在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电堆以及系统层面拥有80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参与10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在产业化进程方面,2020年10月已建成200MW/1GWh电堆及系统产能,自投产以来,公司陆续完成了50余项千瓦级到兆瓦级的项目,覆盖多个应用场景,涵盖发电侧、电网侧及典型的工商业用户侧。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