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吴家貌公开演讲表示,“储能行业正在迈入高速发展期,但储能项目在投资、运行、安全等方面依然存在隐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新能源装机同比增长约50%,电化学储能装机同比增长约130%,2024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预计将达到160GWh,而中国预计占比41%。
储能三大隐忧凸显
储能高速增长的同时,吴家貌列举了电化学储能的三大隐忧:
隐忧之一在于电池、PCS、BMS、EMS等因素造成储能电站性能不达标。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年度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占比57.25%,主要由电池、PCS、BMS、EMS等因素造成,其中电池因素占比32.72%。
此外,因电池衰减、设备老化、运维不规范等原因,投运5年以上的电站能效平均降低6%以上,极大程度影响了电站的可靠性,甚至设备提前退役。
隐忧之二在于储能系统接口多,联调难、并网久,考核不达标,售后无保障。
作为多元耦合的复杂系统,储能关键设备接口多,多厂家协调难度大,不少电站甚至出现安装调试超过180天仍未并网的情况。
此外,接口不兼容,数据不同步,会导致电网调度指令执行异常,电站出力无法满足调度要求。后期运营更是无法保障,多厂家运维权责不清、售后推诿扯皮。
隐忧之三在于人身、资产、并网、运维等的储能安全问题依然凸显。
具体来看,缺少有效的检测预防措施、保护设计不合理、消防不灵、无可燃气体泄放通道等,都会带来储能安全事故隐患。并且,储能安全不仅是人身资产安全,还包括并网安全、运维安全。以光伏“孤儿电站”惨痛教训为例,“531”事件后,行业洗牌大批厂商倒闭,导致大量“孤儿电站”无人运维,且运行时间远低于设计寿命。
阳光电源三大解法
关于如何加强技术创新、品质管控及坚守安全底线,吴家貌给出了阳光电源的思考和答案:
解法之一,应持续深化“三电”技术,引领行业创新。
储能技术涵盖了三大核心:让能量存储更安全高效的电化学技术,打通电池到电网的双向能量通道的电力电子技术,打造电网友好型电站的电网支撑技术。
以阳光电源PowerTitan2.0为例,其搭载的6D电芯健康诊断技术,就属于电化学技术,能提前24h预警电芯异常;其配备的大电流AI灭弧技术,属于电力电子技术,可毫秒级识别、秒级关断不起火。阳光电源的构网技术则属于电网支撑技术,能因网制宜,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全场景稳定运行。
解法之二,要注重系统品质的保障,从电芯到系统进行全方位严苛测试。
目前,阳光电源电芯、PACK+RACK、PCS到系统每个环节分别进行100多项严苛测试,涉及测试不同的专业,需投入大量的研发、测试资源,只有真正具备研发创新力的企业,将各环节测试耦合好,才能确保系统品质。
解法之三,要让安装回归工厂,把安全留在现场。
通过大量研发、测试资源的投入,阳光电源在厂内模拟各类不同工况现场环境,保障出厂前完成大部分系统安装调试工作,现场只需接线和基建,到站即并网。
以阳光电源台儿庄100MW/200MWh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为例,从发货到并网仅用30天,为项目施工提效50%,创造了储能电站主体工程建设最短工期纪录。
阳光电源海内外市场“实践”
对于如何实现储能高质量发展,吴家貌分享了阳光电源在推动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两个案例。
在吴家貌看来,储能行业健康发展需要依靠市场机制,作为设备厂商更加需要进行大量研发创新投入确保设备质量安全可靠,一些海外优秀实践案例值得学习。
例如2023年圣诞,英国电网频率因互连器IFA1跳闸,瞬间跌落至49.3Hz,阳光电源在英国门迪运行的储能系统1秒内响应,助力电网频率5分钟内恢复正常,避免了大范围的停电事故。
吴家貌亦指出,从国内来看,工商业储能将是率先能检验储能“安全好用”的场景。“阳光电源的原则是在全生命周期内,从安全和收益角度保证工商业储能商业模型的成功;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和一站式合作政策,希望与各行各业通力合作”。
近日,阳光电源就携手滴滴旗下小桔能源全面推进“充电站+储能”千站计划,依托小桔5000座充电站,预期可配置约2GWh,共同推进交通行业储能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