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大到船舶、车辆,小到自行车、马桶、手机,低标准甚至无标准的“粗制滥造”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飞船能上天,蛟龙可深潜,马桶漏水却解决不好。中国消费者跑到日本疯狂买马桶盖的事一度引发热议,原因则是所谓中国制造的马桶质量低劣,丧失了消费者的信任。
不少市民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公共场所的电梯总是在维修、服装穿不了多久就开线、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到处都在响……
“其实,这些产品不是做不好,而是没有认真做,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工业文化。”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下称“机械研究院”)院长王文斌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下称《提升规划》),打一场制造业“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