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美国研发新式气体传感器:可监测食品新鲜度

发布日期:2015-06-26 来源:网络转载作者:网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们日前开发出一种简单的气体感测器,利用基于碳奈米管的化学电阻——当暴露于特定化学物质时,该电路的电阻随之发生变化,使其可在整合于NFC标签时,用于检测食物的新鲜度。
  气体传感器是指能将被测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或器件。
  在实际进行建置时,研究人员们经由化学方式调整碳奈米管,使其承载电流的能力在暴露于特定气体时发生变化。接着,研究人员们再将这种化学电阻的特性整合于商用近场通讯(NFC)标签的供电电路中。
  研究团队首先在电子电路中穿孔而扰乱原有的电路作业,然后再以碳奈米管制成的接线重新连接电路。因此,如果化学电阻正常作业,即可视范围内无目标化学物质时,调整后的NFC标签能够仅维持作业以及被读取。
  如今,研究人员们利用一种称为“金属紫质”(metalloporphyrins)的含金属化合物来改变碳奈米管,据称可有效结合于胺等含氮化合物。其中,研究人员特别感兴趣的是所谓的生物胺,例如由腐败肉品所产生的腐胺和尸胺。
  当含钴的紫质结合这些胺类时,将会使碳奈米管的电阻增加,使其变得易于测量。研究人员们利用感测器分别为猪肉、鸡肉、鳕鱼和鲑鱼等四种肉类进行测试。他们发现这些肉类放在冰箱冷藏时,大约可维持4天的新鲜度,而如果不加以冷藏,这些肉品都会腐烂,但腐烂的速度各不相同。
  根据MITJohnD.MacArthur化学教授TimothySwager表示,当采用这种可读取NFC的RFID标签进行设计时,该气体感测器可让消费者确定在杂货店或冰箱中的肉类是否能安全食用。TimothySwager过去也曾经证实类似的感测器可侦测乙烯气体,用于检测水果是否成熟。
  Swager表示,人们经常丢掉一些可能还没有坏掉的东西。此外,食品包装供应商SeaLEDAir资深科学研究员RobertoForloni认为,拥有一款可即时测量肉品与鱼类新鲜度的低成本感测器好处多多,包括预防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提高普遍的客户满意度,以及减少杂货店与消费者家中的食物浪费。
  MIT研究人员们已经为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并希望可加以授权实现商用化开发。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以及MIT军事奈米技术研究中心的美国陆军研究办公室共同赞助。
TAG: 传感器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家电“智造”不仅是用上机器人 并加快升级步伐

下一篇:台湾制造业再次提速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