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光伏组件制造正在推行“虚拟制造”战略

发布日期:2013-09-05 作者:网络

  为解读近期公布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报告以及IHS关于下一轮光伏设备资本支出的时间和位置的分析,NPDSolarbuzz预计,由于光伏组件制造商采取“无生产线”和“虚拟制造”战略,情况好转将推迟至2014年下半年。


  根据NPDSolarbuzz副总裁芬利˙科尔维尔(FinlayColville):“中国二级和三级制造商可用的产能日前创造了一家虚拟工厂,逾12GW可供出售。因此,日本和中国领先的组件供应商可以在内部生产线运营利用率低至80%的条件下,将出货量水平提高到远高于内部产能。”


  “无生产线”这一术语源自半导体行业,“资产减轻”等术语一直是高通(Qualcomm)等无生产线半导体公司发展的基石,日前成功与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集成电路制造商竞争。目前,只有优太(Upsolar)沿用无生产线光伏组件业务模式。


  然而,正如科尔维尔先生最近在博客中所强调的,过剩的光伏产能,大部分位于中国,据称达12GW左右,使得英利绿色能源和昱辉阳光等一级制造商制定的今年组件出货量目标远远超过内部额定产量。


  根据科尔维尔,BNEF最近报道,许多一级供应商正在满负荷运营,将在今年余下时间维持该运营,总结道,新装机容量拓展即将到来,提高了设备供应商的希望,设备供应商此前看到2013年新订单量下滑至九年来新低。


  相反,NPDSolarbuzz表示,基于缺乏任何由领先制造商增添的真正产能,资本支出回升仍太早而无法显现。


  新兴市场内的新制造商并不花费巨额资金在大型装机容量设施上,而是专注于建立制造业务,并随着他们的发展最初瞄准当地市场。


  科尔维尔还预计,支出很难从尚德电力控股和赛维LDK累积的数十亿瓦特装机容量中恢复过来,两家公司都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中。


  由于其中国无锡生产厂在破产程序下运营,英利绿色能源和天合光能等公司一直对吸收尚德的产量感兴趣。科尔维尔指出,中国制造商尚未吸收这样的业务,抑或通过直接收购,抑或采购二手设备。


  最近,多数第三方组件生产属于专用公司,如JabilCircuit,缺乏专用“代工”部门可能意味着未充分利用的工厂的虚拟制造能力的使用在中国是短暂的。


  然而,鉴于台积电在台湾的举动,该全球最大半导体代工厂进军CIGS薄膜市场,专注光伏无生产线以及代工业务模式可能在未来仍旧浮现。


  根据GTM,由于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走出谷底,材料成本削减放缓,为了竞争并提供可持续的成本削减,需要为高效组件刺激领先技术的迅速规模化,这抑或成为许多参与者进入该领域的壁垒,抑或成为小型参与者保持竞争力的必要因素。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Vishay的新款MOS势垒肖特基整流器具有10A和15A器件中业内最低的正向压降

下一篇:2013中国电线电缆十大品牌供应商 远东入围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