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瞄准需求 突破障碍 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发布日期:2012-07-27 作者:网络
  分析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在形式上,“年度性”和“单个项目制”的合作方式还比较普遍;在促进合作的驱动力上,短期利益驱动还占据主导地位,面向未来战略新兴产业的合作还比较少;在合作主体上,嫌“贫”爱“富”、抓“大”放“小”的现象颇为多见,大量中小型企业还没有从产学研合作中受益,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推动作用也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探索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这一重大需求的有效对接,成为摆在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面前的紧迫任务。
 
  2.将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源动力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加大改革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从“产学研结合”到“产学研用结合”,一字之差,从根本上明晰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为破解科技与经济脱节这一长期困扰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回顾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从中南大学的“高性能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到华中科技大学的“数控技术”,到上海交通大学的“离子膜技术”,其成功之因,无不在于瞄准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将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源动力,将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不同需求作为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基本依据。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中长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其中“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分别对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类科技需求。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重点跨越,就是指要基于自身学科特点,在追踪国际学术前沿的同时,善于面向核心产业、重点企业的现实需求,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必须要系统集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抱团创新”。支撑发展,就是指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面向中小型企业,着力突破重大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通过新技术的关键性突破,催生新的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3.倾力打造多元化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通过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一是发挥多学科优势,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这一合作模式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全方位合作。目前,学校已经与宝钢、中海油、中广核、中海运、中航商发、中国电信等20多家国有大企业集团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二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体。由合作企业提出问题,并提供研发资金,与学校联合成立研发平台,共同组建研发团队。目前,已经与国家电网、上海电气、新奥集团、华锐风电等多家大型企业分别建立了面向新能源技术的联合研发中心,与中国商飞建立了面向大飞机工程研发的联合研发中心,与中海油建立了面向深水工程技术和新能源工程技术研发的技术研究中心等。
 
  三是面向未来新兴技术,成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过历时五年的调研论证,学校与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共建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产研院)。上海产研院独立事业法人的属性便于整合政府、大学、产业界以及金融界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实现产学研用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上海产研院致力于“企业想做而做不成、风投想投而不敢投、政府想干而没法干”的技术研发与服务,通过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建成集知识、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加强产学研联合 实现中小企业的技术引进吸收和再创新

下一篇:皮尔磁北京办事处通讯地址变更通知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