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独家访谈 > 信息详情

专访 | AI时代,研华如何用“技术深耕”跑赢智慧医疗长赛道?

发布日期:2025-05-12 来源:研华嵌入式物联网作者:网络
 
  AI时代,如何让影像诊断更快速、手术操作更精准?面对多元化场景与高壁垒挑战,哪些技术路径能成为破局关键?近期,研华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事业群资深业务总监肖健萍女士接受了数智锐角记者刘敏专访,分享了研华在智能医疗的规划,看研华如何领跑智慧医疗长赛道。
 
  医疗,是人类认知生命的工程,医疗智能设备的发展,是赋予医护人员不断超越现有认知工具的“超级感官”和“智能外延”。今天,AIoT技术赋予医疗设备实时感知、智能分析、自主决策能力,将图像、视频、生物参数等非结构化数据作为新型诊疗素材,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科学的诊断与治疗。
 
  "算法定义设备"已从构想走进临床。据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医疗设备数字化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面对这一腾飞的蓝海市场,设备商要如何接住机会?从设备的功能导向到数据视角,融合跨越价值几何?在近期举办的CMEF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深耕医疗设备领域20多年的研华科技携医疗级工业板卡、边缘智能服务器等嵌入式方案给出答案。借此机会,数智锐角采访了研华嵌入式物联网平台事业群资深业务总监肖健萍女士,本文就一起看看研华是如何携手伙伴泛舟智慧医疗蓝海的。
 
  01如何为医疗设备匹配“更优方案”  场景中找答案、技术中求新解
 
  过去,CT、MRI、重症呼吸机等大型设备率先实现了数字化,如今AIoT成本普惠,让医疗影像+AI开启了广泛落地,越来越多的常见医疗设备加装“边缘大脑”,内窥镜、超声影像等应用掀起热潮。从高端医疗设备到常规检测设备,研华从诊疗场景规划产品方案,依据需求差异,匹配技术方案。
 
  设备需求逐级递进,研华产品分层迭代
 
  因设备用途的不同、设备厂商专长的差异,促使研华边缘产品线必须足够丰富,才能适配越来越多元的设备智能化需求。研华一方面从客户端深入了解设备+医院+患者三位一体的业务需求,设计出适配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不断与AIoT前沿伙伴进行技术链接,紧跟新兴技术发展。研华产品线涵盖X86和ARM两大主流平台,借助X86平台高性能易扩展和成熟的软硬生态优势,同时发力ARM架构易于开发的互补优势,双重驱动,为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制造商提供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肖健萍表示,不同用途的设备技术着力点不同,它可能是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小的尺寸、更强的兼容扩展、更优的架构选择、也可能是更低的成本。因此研华的策略是需求分层,分级响应:
 
  在一些大型、复杂的医疗场景,如手术机器人、数字化手术室、医学影像+AI辅助诊、基因测序等,对病患数据的全面采集、高清成像、实时稳定传输、算力解析等都有严苛的要求。
 
  研华面向此类应用,提供AIR系列嵌入式AI系统、高性能边缘服务器、丰富规格尺寸的工业级嵌入式板卡,以及AI加速模块等方案。可实现实时医疗影像AI推理、AI辅助诊断与标记、实时3D建模以及手术导航等功能。
 
  医疗设备的另一个趋势是小型化、轻量化,例如增长较快的超声检测设备、内窥镜、血液检测仪等,它们的功能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功能扩展。以超声设备为例,如今正从推车、平板等传统形态越来越小型化便携化,演化为手持、甚至穿戴式形态,这就要求主机模块也必须足够紧凑灵活。
 
  面对此类细分场景,研华提供一系列保证运算能力且设计紧凑的产品,如OSM、SMARC系列的ARM Base和X86 ATOM平台的小尺寸、低功耗且高性价的模块化解决方案,此外,还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开发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实现产品系列化,加速产品上市,降低开发成本。肖健萍补充道,坚持长期主义、长线规划、长期投入,是研华与AIoT医疗伙伴的共同发展策略。
 
  对于成熟的医疗场景,研华为其匹配更合适的方案;对于未成熟的,研华与技术伙伴、行业伙伴形成生态加速其成熟。
 
  发挥技术长板,推动医疗生态合作
 
  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是医疗行业较其它应用更为看重的关键,这意味着,最终能落地于医疗应用中的技术方案必然是经过充分的验证和严苛的筛选的。在技术层面,研华与英伟达、英特尔、AMD、高通、NXP等全球前沿的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将前沿技术进行产品化,导入医疗设备应用。从产业角度,与周边关键零部件厂商开展产品适配、整合工作,并就产品形态、技术发展路线进行交流互动。通过这种方式,研华有效链接了芯片厂商、设备厂商等生态伙伴,将生态资源整合作为设备智能化的前瞻创新力。
 
  研华不仅是技术的提供者,更是医疗生态的推动者。从技术的早期研发到最终的临床应用,研华与技术伙伴和行业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进AIoT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
 
  02长周期产品护航,稳定供货筑基  服务全域覆盖
 
  医疗大脑需要装载于一个坚固的“身体”里,研华作为AIoT嵌入式核心平台提供商,如何保障其嵌入设备在临床使用的稳定性能、赢得市场?研华的做法是,打铁先要自身硬,产品要稳;进一步链接到设备层面,赋能开发。
 
  研华是业内较早引入PLM系统和NPI管理理念的企业。从产品规格定义、物料选择、产品设计(如电源、EMI、ESD、信号干扰及散热设计等)到验证导入环节都遵循医疗行业的高标准,使得研华的产品能够在长达10年以上的生命周期中稳定运行。
 
  “临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医疗设备在临床的稳定表现也来自于出厂前的测试、验证导入等严苛流程。“产品的验证导入包括EVT/DVT/PTV等复杂的验证,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快交付而压缩或者简略,而这些恰恰是研华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肖健萍表示,研华高质量交付的底气来源于足够严苛的医疗级测试和认证。
 
  在产品开发流程中,研华与设备商之间的“有效交互”也是十分宝贵的Know-how资产,例如技术方案调整、诉求变更等,它在研华的PCR管理系统中完整留存,这为设备商的方案优化提供清晰梳理、也为投入临床使用、持续迭代起到详实的参考。
 
  除了产品本身的护航求“稳”,研华还意识到,当前新技术与新需求涌现迅速,设备商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功能迭代还必须求“快”。对此,研华还提供设计协助服务,产品选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故障调试、协助量测等一系列设备商开发过程中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贴身”服务,缩短客户设备从开发到上市的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此外,研华还提供高度客制化的设计与生产服务,也可借助全球化布局实现各中心联动、本地化的全球性服务。

  03坚守初心,深耕技术产品双轮驱动,强化医疗行业服务纽带,助力上下游伙伴发展
 
  AIoT 时代,医疗设备的功能与价值都在重构。下一阶段,研华将继续秉持严谨可靠的原则,持续深耕多元化的医疗设备细分市场,拓展丰富的医疗设备产品线满足行业需求。在高端化与国产化的双重机遇下,AIoT进入更高端的医疗场景也迎来加速,研华在手术机器人、数字化手术室、生物制药研发等领域,与生态伙伴密切联合,共同布局高端、复杂、高价值医疗设备的AI化发展。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创新引擎 | 伟创电气亮相第21届郑州工博会,共塑工业制造新未来

下一篇:深化交流,共谋发展 | 长庆工程设计公司一行莅临和利时参观交流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