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调研机构IDC预测,到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GDP的62%。这就对数字经济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快速增长时不能“失控”!在此间举行的第四届进博会上,多位与会者给出了“避坑指南”。
数字经济要做到真正普惠。数字具有共享性,也就具有了普惠性,但这需要有基础设施和素质能力作为支撑。在数字时代,只有认清数据的本质和价值,才能找到合理利用的方向和方法。
“数字经济并不天然具有普惠性。”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主席龚克说,数据可以共享,这只是大家看到的一方面,如果没有收集和使用数据的能力,比如根本没有办法上网,那真正的普惠就无从谈起。
他说,目前最不发达国家的上网率只有2%左右,上网不仅难而且贵,联合国倡议的“让全球上网成本低于家庭总支出的2%”这个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由此,应弥合数字基础设施鸿沟,尤其是在非洲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王进展则提出,应持续提升数字素养,助力实现社会普惠、包容发展。通过发展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开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科普活动,扩大科技传播的覆盖面,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科技素养,让更多人分享数字化成果。
数字经济要避免赢者通吃。开放数据使用不仅是用户要享受“免费”服务和进入数字世界所付出的必要代价,也是平台企业用来获得垄断地位、创造未来价值的筹码和资源。
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指出,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和打造场景生态系统的需要,以电子商务、消费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平台经济天然具有并购扩张的生态系统,呈现出“赢家通吃”、高市场集中度的特征。
“这就引出了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垄断与反垄断的命题。”郝成举例称,在中国,移动支付、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电商直播等行业市场集中度超90%,网约车、网上零售集中度也在80%以上。
他建议,可通过实施对平台经济进行分类分级监管的办法、采用多方安全和隐私计算技术等手段,推动“数据平权”,确保数据不只为大型平台企业所独占,促进实现公平、普惠、包容、基于共同责任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经济要践行绿色低碳。看不见的数据流动就如果数字世界里的一辆辆汽车,数字经济下的新兴业态也同样要注意低碳转型。
据预测,全球数据中心能耗从2020年的6700亿度电,将增长至2025年的9500亿度电,约占全球总用电量的3%,数据中心节能减排也已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龚克说,我们在发展数字技术的时候,必须把能效、能耗、减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我们的数字技术不仅要应用到交通、应用到制造、应用到可以优化能源供应的方方面面,实现降低能耗,而它自身的发展也应该变成可持续的。”龚克希望,一方面未来将能有相当一部分可持续的、绿色再生的能源用在数字经济上,另一方面能通过新技术来解决数字所产生的电子垃圾,进入循环利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