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是业内首倡“智能制造服务银行”的金融机构,其“融资、融物、融服务”的智能制造金融服务模式已推行4年,累计服务智能制造企业1700余户,提供融资支持超3500亿元。
2017年以来,浙商银行深耕这一领域,靶向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需求痛点,创新研发履约见证、银租联动等特色服务模式,在业内首创“融资、融物、融服务”的智能制造全流程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打造“智能制造服务银行”。
早在2016年,浙商银行就与浙江省经信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模式率先应用于浙江省内制造企业。目前,浙商银行已与浙江省内30个县市区政府或经信部门建立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合作,在新昌轴承、江山门业等多个产业集群落地了批量化智能改造金融服务模式,浙商银行也因此被国家工信部及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频频“点赞”。
除浙江之外,浙商银行还与江苏、上海、广州等多地经信部门开展合作,全力打造服务智能制造业的金融创新样本。
智能化改造三大痛点,与浙商银行“接地气”方案
“智能制造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曲折的。”浙商银行总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李文举介绍,“比如新的技术行不行、改造效果好不好、投入费用贵不贵、智能制造值不值,人才、技术和资金等,都是痛点。”
2015年底,浙商银行联合政府部门调研后发现,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中存在三大“难题”:一是智能设备定制化程度高,工艺差异大、科技含量高,需持续升级维护,但缺乏相关服务标准,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不信任;二是智能制造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长,企业投入资金压力大;三是不同企业对智能制造投入金额、投入方式需求不同,传统的信贷服务难以满足需求。
针对上述痛点与难点,浙商银行联动旗下子公司浙银租赁,创新研发推出履约见证、设备分期、设备外包等专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在业内首推“融资、融物、融服务”的智能制造金融解决方案。
比如,浙江伊兰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伊兰文科技”)是海宁经编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业务发展迅速要采购大量加弹机设备。设备厂商要求现款结算,需先期支付30%预付款,在1个月内付清70%余款后才发货。由于设备采购量较大,企业面临着一次性投入压力较大的问题。
浙商银行联动子公司浙银租赁向伊兰文提供银租联动服务,为其提供设备分期付款服务,企业可以免付预付款,根据实际灵活分期还款,缓解一次性支付压力,延长支付账期。全额租息用于企业增值税进项税抵扣,与银行贷款相比融资利率相当于打了8.5折。企业无须先付款就能用上新设备,又能降低融资成本,一举两得。
供需两端支持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的好处显而易见。以高端智能制造企业上海诺玛液压为例,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平均投资回收期在1年半左右,花100万实施自动化,可替代8-10位员工,所投金额也就相当于替换员工一年半的工资总额,这还没有计入改造后带来质量和管理的提升。
基于大量走访和调研,结合客户的需求,浙商银行从智能制造实施的供需两端入手,提供“接地气”的金融创新。
在需求端,浙商银行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因为高端装备制造代表了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水平和方向,面临痛点多,需要银行提供更多创新金融服务。其中,浙商银行对纳入国家部委或省、市经信(工信)部门、科技部门支持名录内的智能制造项目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
在供给端,向其提供软硬件服务的智能制造服务商也是浙商银行的服务重点。
以提供医药信息化改造的浙江明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明度智慧”)为例,企业财务总监深有感触,“我们客户主要是大型龙头药企,一次性得投入千万,很多企业都有较大资金压力。用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解决了客户资金来源问题,成本比传统融资租赁低的多,也促进了我们的销售。”
融物融服务,打造智能制造全周期样本
初创型智能制造企业融资难与成长性高的矛盾更为突出。明度智慧的融物、融服务业务,是银行服务初创型智能制造企业的一个典型案例。
明度智慧是制药领域智能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客户包括上药集团、丽珠集团、华润三九、浙江医药等国内的100+家领先药业。
公司2017年才成立,目前正处于市场拓展和研发投入阶段,自有资金消耗极快。浙商银行杭州分行给予1000万元授信额度,帮助企业补充日常流动资金。浙商银行的看好还带动了凤凰基金、招商局投资和拓金资本等风投进入,共为明度获得了超亿元的A+轮融资。
不止如此,浙商银行还发挥其金融服务和信息中介优势,通过引荐明度参与企业智能制造推广推介会、为明度客户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等方式帮助企业扩市场。
明度智慧首席运营官王立君表示,浙商银行2018年给予公司1000万信用额度的时候,公司销售额才一千多万元,2019年就到1.5亿元,准备明年冲刺科创板。
“浙商银行进得很早,帮我们度过了成长期。我们接触的银行中,只有浙商银行在总行专门设立了智能制造中心为我们服务,在组织架构上体现了对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王立君称。
全程服务这家企业的杭州滨江支行行长王爱军表示,“智能制造我们抓得很准。因为现在还能大力投入做智能化改造的企业肯定前景看好,尽管有一定风险,我们愿意先行先试,体现金融担当,实践证明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