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能抵百万兵”曾是三国时公孙瓒称赞赵云的妙语,如今,随着“机器换人”技改工作的推进,2人能抵50人的“奇迹”频频上演。
2004年手工生产工艺、2007年流水线生产工艺、2011年半自动生产工艺、2014年全自动生产工艺……在10年中,诺斯贝尔的生产工艺升级了4次,以前仅依靠工人手工操作的模式正发生着改变。
据悉,该公司开展“面膜及护肤品生产线升级技术改造”项目,引进了4条国际先进的拓野全自动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只需要2名工人就可以代替原来50人。“面膜生产分淡旺季,在‘双十一’等旺季时,工人就生产不过来了,如今有了自动化生产线,我们就可以自主控制产量。”该公司负责人称,未来全自动生产线将增加至10条,用工规模从1600多人减少到1300人。
据悉,在这些自动化项目中,企业用工由120多人减少到20人,其中线上用工仅4人,效率提高20倍。看来诺斯贝尔是“机器换人”的受益者,因此拓野在国庆期间向广大关注拓野机器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免费发放“面膜”大礼。
在今年7月底和8月份,中山市市长陈良贤在不同场合先后盛赞拓野机器人。据悉,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市政府将拿出专门资金支持企业“机器换人”,以更好地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节员增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机器换人”的做法,有人提出疑问:“机器换走了人,那多余出来的劳动力会不会继续留下呢?他们又该怎么办呢?”对此,世界先进机器人运营商拓野机器人董事长凌琳有自己的看法。机器换人后,工厂需要的是技术工人,被替代的工人可以进入服务业,现在服务业也招不到人,目前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如果工厂再不进行技术革新,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将很难生存下去。
如今,“机器换人”的工业自动化技改已成为一条产业升级之路。在今年7月8日,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成立后,首任会长凌琳就先后奔赴长沙、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她表示,目前已准备好可行性报告,近期将在东莞、长沙等地签约打造百亿级的工业机器人智慧产业基地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使用工业机器人为企业带来的效益相当显著。”凌琳举例称,中山美图注塑公司去年试用20台初级工业机器人,单从工作强度分析比较,每台可以省员工7名,如果把宿舍费用、保险费用、福利、安全系数等综合计算,一台工业机器人可以省8~9名工人,不到一年就可以把工业机器人的投资省回来了。
“目前中山成规模、有品牌效应的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还没有,本土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的零配件依赖国外进口,并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限制了本土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的竞争力。”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称,中山市位居珠三角核心腹地,在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配件制造、新型材料制造、工程机械、电机制造、电器制造、注塑、包装、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产业均具有较强基础,而这些产业恰恰是工业机器人运用最为广泛的行业,中山完全有可能打造百亿元级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和生产基地。
长沙投亿元扶持机器人产业
产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机械产业已经全部实现了机器人成套自动化生产制造。近几年我国机器人应用呈现年增长率超过40%的快速增长势头。
“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计划,意味着长沙全面启动‘机器换人’工程。”市工信委主任赵跃驷告诉记者,三年计划的实施,将全面推动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转变,在中部地区抢占智能制造的产业高地。据介绍,该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17年末,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产能突破100亿元;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工业机器人密度达到100台/万人。“在长沙人熟悉和擅长的工程机械、烟花鞭炮、食品加工等领域,都鼓励引进机器人。”赵跃驷说。
计划建中部首个机器人研究院
三年计划目标如何实现?资金和政策扶持将是给力的杠杆。据悉,亿元扶持奖励含金量很高:本地产的整体企业,按整机售价(或租赁价)20%补贴,单台补贴10万元内,单个企业200万元内;采购本地产的工业机器人成套设备的应用企业,按整机售价(或租赁价)10%补贴,成套设备补贴50万元/套内,单个企业补贴500万元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及零部件,总部迁至长沙,投资1亿元以上建生产基地,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搬迁补助;将地区总部迁至长沙,且投资1亿元以上建生产基地,一次性补贴500万元。位于雨花经开区内的湖南工业机器人产业示范园,也将提供“三免两减”扶持政策:凡机器人企业入驻园区,租赁标准厂房前三年租金全免,后两年减半。
除了资金、政策,三年计划还将提供智力支持。雨花经开区目前已与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组成员、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耀南教授团队合作,计划在园区内成立中部首个机器人研究院,集纳湖南高校科研力量,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规划和技术支撑。
业内声音:
凌琳(东莞市机器人协会会长,深圳市拓野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
所谓智能装备产业涵盖服务机器人、教育与娱乐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机器人占领了‘世界工厂’”。凌琳表示,中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变革,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包括服务机器人在内的智能机器人发展更为迅猛,是投资商关注热点。据统计,其增长率可达2000%—3000%。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发展智能机器人。而欧美日等大学与科研单位均把包括服务机器人在内的智能机器人作为主攻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美国乐高娱乐机器人,已形成在文化动画方面机器人产业,据称达50亿元规模。无人驾驭车,美国有可能在未来5年内实现突破。目前智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表现特征为仿生化、智能化、低成本,出现了人工肌肉移动行走、高性能负重、生物感知等技术。
凌琳认为,湖南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强大的工业基础背景,但目前来说,应用还不够广泛。“市场是第一位的,就像买汽车,你首先得学会怎么开。只有找到了用户,才能带动研发和企业投产。”她认为,湖南很多著名企业如浏阳烟花等都还没有使用机器人,“这里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