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我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的深度解析

发布日期:2013-11-19 作者:网络
   我国机器人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10年以来,我国机器人需求快速增长,2010年当年的工业机器人进口跳跃式地增长了188%,达到1.5万台,而2011年机器人新装量继续快速增长至2.26万台。2006到2011年间,年供应量增加接近四倍,年均增长31%。但从全球机器人密度的比较中显示,我国虽为制造业大国,但平均每万人保有的机器人量仅为21台,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5台/万人,并远低于日韩等机器人市场成熟的国家,未来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与会专家预计未来几年机器人行业将保持20%左右年均增速。
 
  四大国际品牌仍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目前国外机器人制造企业仍然占据中国近90%的市场份额,发那科、安川、KUKA、ABB四家公司合计占据约65%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四大国际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投资,在华机器人基地产能快速扩张。发那科最早2002年就在上海金桥建立了生产基地,2008年又在上海宝山建设占地3.8万平方米的新厂区。ABB从2006年开始建设上海康桥生产基地,康桥基地已累计生产机器人超过2万台。2011年以来安川电机与KUKA也分别在常州与上海建设生产基地,规划2015年产能分别达到年产6000台与5000台。
 
  国内机器人整机企业规模较小,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
 
  国内机器人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规模相对较小。新松机器人2012年销售超过1200台(包括AGV等),其他较大的公司东莞启帆、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上海沃迪等公司年产量均不足400台。根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专家观点,部件单位采购成本会随规模提升下降很多,工业机器人行业,年产500台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因此专家认为中国机器人主机企业需要抓住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与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发展机遇,快速提升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提高竞争力。
 
  我国机器人主机行业核心零部件仍受制于人。机器人零部件主要包括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减速机、主体等,目前新松机器人、安徽埃夫特、广州数控等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已经加强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机器人公司除主体之外的核心零部件都依靠进口。我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基础技术实力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国内主机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需求不足以支撑核心零部件研发。
 
  系统集成差异化特性为国内企业提供发展机会。
 
  与一般机械设备不同,机器人行业需要二次开发,进行行业应用的系统化集成。
 
  整个机器人行业中,机器人整机只占1/3左右,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约占2/3。
 
  根据IFR统计,我国机器人应用最多的为焊接机器人,其次为搬运机器人与装配机器人,从下游行业来看,我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占33%,电子电气占31%,为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两大行业,其次为橡胶塑料、金属加工等行业。由于不同下游行业的工艺流程等差异较大,因此系统集成需要丰富的行业经验,为行业进入提供较高的壁垒。挖掘细分行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将是机器人行业国内公司的重要发展机会。
 
  结论:目前我国机器人90%以上市场被国际品牌占据,国内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竞争力较弱。但面对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发展机遇,我国机器人企业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强,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逐渐提高,下游应用不断拓展,企业规模快速提升,尤其是部分上市公司有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成长壮大。我国机器人行业空间广阔,但国产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TAG: 机器人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电源管理半导体市场回暖 两市场表现强劲

下一篇: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酵 机器视觉引关注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