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解药”

发布日期:2013-06-21 浏览次数:79174 作者:网络

    今年上半年以来,包括工信部、银监会在内的诸多部委多次强调要“着力化解产能过剩”。不久前国务院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又强调“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坚决完成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等硬任务”。


    钢铁行业已经被“产能过剩”困扰了多年,化解产能过剩,首先要客观判断产能过剩的程度,正确认识产能过剩产生并一直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责,充分发挥市场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有形之手”应主要把住市场准入关,同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程度低于欧美国家


    人们说到钢铁产能过剩时可能会存在几个误区:一是以产能减产量之差等同于过剩,这等于说只有二者相等,或者产能利用率达到100%,才算没有产能过剩。但实践中几乎任何行业的产能利用率都达不到100%,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行业存在一定幅度的富余产能,不仅对保障供给是必要的,也是行业内优胜劣汰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历史数据表明,钢铁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如能达到85%左右就属于比较正常。二是计算产能利用率时,将分母(产能)加上可能存在的瞒报数,而分子(产量)却不加,从而人为压低了产能利润率。三是以年末产能而不是年平均产能作分母,也有失客观。


   对上述因素进行调整后,计算出我国2008年~2012年的炼钢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2%、84%、82.6%、84.4%和80.7%,明显高于同期欧美等国的水平。以欧盟为例,2009年以后,其产能利用率基本上都在70%以下。与他们相比,以85%的标准衡量,我国目前钢铁产能总体上确有过剩,但属于略有过剩。


    钢铁产能过剩有其历史原因


    在进入21世纪后,相关部门对我国钢铁产能和产量一直坚持“严重过剩”的总体判断,采取了以经济、行政手段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其效果从总体上看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带动钢铁产能增长惯性所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产量由2000年的12850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71654万吨,累计增长4.58倍,年均增长15.4%;同期粗钢表观消费量由13886万吨提高到67270万吨,累计增长3.84倍,年均增长14.1%。高速增长的惯性遇上因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增长急剧减速,势必导致阶段性供求失衡。


    二是总规模庞大和产业高度分散,企业个别决策容易忽略总体产能过剩的风险。我国有钢铁冶炼能力的企业有500家左右,其中钢产量最多的河北钢铁集团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只有6%,而且多数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尚未实现业务分工和重组,子公司之间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在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容易产生“总产能虽然过剩,但不多我这一点儿”的想法;在市场供求矛盾加剧时,容易陷入谁也不肯率先减产的“囚徒困境”。


    三是保守的消费预测和政府过度干预。中央政府主管部门核准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根据已有产能和未来需求判断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但近十几年来,投资主管部门的预测从来都是保守的。在此情况下,投资主管部门认为“产能已经过剩,不能再上钢铁项目了”,结果管住了“守规矩”的国有大型企业和先进项目投资,却对因陋就简建设的小钢铁疏于管理,造成产能盲目扩张,落后产能大量涌现。


    此外,在投资方向指引上,过去一直把“装备大型化”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引导企业把高炉、转炉越建越大,同时盲目与发达国家比“板管比”。于是,大型企业争相上板材生产线而放弃长材生产线,造成板材产能过剩程度远远高于长材。而且,与板材连轧机配套的大型高炉、转炉在技术上很难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节奏,于是只好以低价出售,造成大型板材生产企业巨额亏损。


    四是地方政府出于“GDP崇拜”、地方财政收入和地方劳动力就业等多方面的考虑,对本地钢铁企业违规上项目扩大钢铁产能持默许、纵容甚至支持态度。在市场出现变化,企业遇到困难时,地方政府往往动用公共资源避免其退出市场。默许企业环保不达标现象,也是地方政府此种动因的表现之一。


    五是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退出机制。如果前面4条是产能过剩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这一条则是产能过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原因。换言之,如果在一个公平竞争、进退有序的市场(如家电、服装、饮料等行业),产能一旦过剩,能够及时、自发化解,就不会对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然而,钢铁行业本身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退出成本高,加上普通钢材的技术门槛低,同质性强,在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企业很容易将价格战作为首选竞争手段而不会轻易退出。


    而且,中国钢铁行业存在国有、民营二元所有制结构。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装备水平高,产品质量好,但由于缺乏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企业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等方面原因,经济效益较差;民营企业装备和产品质量较差或处于一般水平,但由于其市场反应灵敏,加之有些企业环保投入不到位,存在内部成本外部化的现象,整体上的盈利好于国有企业。在这种市场制度环境下,自由竞争的结果很可能是劣胜优汰;但不按市场规则办事,允许一部分企业“亏本干”,行业效益就一定好不了。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就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地。


    六是企业重产量轻质量。主要是一些企业炼钢环节吹炼时间不够(杂质去除不净),连铸中间包浇余钢水不够(容易把渣浇进钢坯),这些企业的装备虽然做到了超能力发挥,但牺牲了产品质量,也相对增加了整个行业的富余产能。换言之,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做到规范生产,设备产量就会适当降低,富余产能就会相对减少。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