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作为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十余年来一直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对象,被认为是最容易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呼吁发展风电的严陆光,非常欣喜于当下风电的良好发展势头,认为风能在未来替代化石能源上将大有可为。但与此同时,基于对现状的观察,他也冷静地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国外一般以小型风电场为主,容量通常在10万千瓦左右,而国内经常见到百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风电场,这会不会影响风电的顺利并网?
此外,最近6年间,我国风电装机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例从不足1%提高到5.3%。这一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当,但在局部地区,风电所占比例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比如目前东北地区风电占总装机的比例已达30%。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风电在电网中的占比不能太大,否则既不利于调峰,也不利于消纳。”严陆光说,“如果因为消纳问题出现大规模的弃风现象,发展风电的效益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严陆光看来,我国风电发展与电网发展、市场消纳能力并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当风电规模小的时候,自由发展对电网影响并不大,可一旦规模大了,不但调峰上存在压力,而且靠关停火电机组保证风电消纳的做法既不科学也不经济。”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风电增长速度大大高于负荷增长和需求增长速度。“十一五”期间,风电并网装机年均增长86%,“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仍高达30%,而市场消纳能力却远远滞后。如此一来,弃风情况难以避免。
以吉林省为例,2012年,吉林省风电装机达到330万千瓦,比2010年增加110万千瓦,省内风电消纳能力为140万千瓦,比2010年仅提高2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省内消纳能力的2.4倍,导致弃风严重。
面对大规模风电消纳这一世界性难题,亟须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案,以有效解决弃风困扰,提升风电发展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