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地铁热”的冷思考

发布日期:2013-01-22 来源:《财经》杂志作者:网络


    计划于2016年通车的深圳地铁6号线也拟采取"轨道+物业开发融资模式"。根据测算,这条线路的票价只能收回全部投资200亿元的约20%。


    因此,6号线项目初期融资时,就在车站地面100公顷土地上规划了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计划将土地收益回哺地铁建设,基本匹配了当时的资金缺口。


    "如果这条线路仅仅是地铁项目,银行可能不贷款,但把物业开发合到一起,经营就做平了,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也更多,比如可以找中铁、中建这样的投资方,因为这个项目具有投资价值。这就从技术层面上实现了融资。"一位参与深圳该项目的内部人士说。


    住建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副主任秦国栋分析,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靠政府补贴,只不过是政府出让地块、给予土地政策等间接补贴,而其他模式是靠政府本地财政直接补贴。


    对于这种"以地养路"的模式,首先要越过的便是土地招拍挂政策的障碍。按照现行法律,经营性用地必须要进行招拍挂,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将土地交给开发方。那么,如何将这些选择出来的备用土地"正好"落入承建方手中?


    深圳的做法是,于2012年上半年由市政府通过一个会议纪要,确定深圳三家国有企业,即深圳地铁集团、深圳机场、深圳特区建设公司可以试点直接获得土地使用权,以土地作价入股地铁建设项目。已酝酿数年的《深圳市轨道交通条例》原拟规定,如果有跟地铁相关的土地,可以由地铁企业直接开发。此《条例》曾于2010年3月公开征求意见,至今仍未颁布。


    相较而言,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在政策和立法上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其他的地方则需要各显其能。


    比如,南京市政府为了规避招拍挂政策,在市土地储备中心下设地铁分中心,该中心的另一块牌子是南京地铁开发分公司,该公司隶属于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南京地铁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这种机构设置,南京市将与地铁有关的土地储备、一级开发、二级开发打通,以实现土地快速变现,扩充地铁筹融资渠道。


    北京地铁大兴线也曾探讨过类似深圳6号线的做法,最终没有实施,仍然采取"建设归建设,开发归开发"的老方法。"这个模式大家都知道好,但操作起来最大的障碍就是土地政策。北京被盯得很紧,不敢这么做。"一位曾参与北京地铁规划设计的人士表示。


    "以地养路"模式,拿地仅是第一步,但并非把土地交给承建运营公司便可大功告成,而是要把地铁与站点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物业价值。这对缺少经验的国内开发商和运营商来说并非易事。


    香港经验是,在一条线路建设之前便规划好站点,站点周边土地按地铁开通前的价格出让给港铁公司,待地铁开通之后,土地升值,港铁公司再寻找开发商合作开发,共享收益。港铁公司在规划之初便会研究现金流和回报,计算土地的规模和未来收益的水平,并统筹安排,因而土地、物业会有大幅升值。


    与港铁公司的精细化规划、研究、管理有巨大的差异,粗放型的决策和管理仍然是中国内地城市的主要特点。


    "我们在全国各地做地铁项目咨询,发现很多地方政府官员'无知者无畏',总觉得地铁项目总体盈利,建好后土地还可以增值,所以先建了再说,至于建了之后怎么还贷、如何持续运营则考虑不足。"一位国内咨询公司负责人表示。


    "地方政府通常估算一个未来的预期价格交给承建公司,但全部简单地指望土地溢价收益来补贴项目兴建的70%-80%的亏损不太现实,需要通过深入的研究、统筹规划和财务分析等前期工作来逐步实现。"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监毕志清说。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曾做过北京地铁4号线向南延伸工程的项目研究,这条线路周边的房地产价格在地铁规划和施工时会有两次上涨,最终每平方米涨幅为3000元左右。安邦咨询公司也做过分析,地铁周边的房地产价格通常比同区域高出10%-15%甚至更多,比如深圳1号线开工建设的三年内,沿线物业租金上涨了2倍-5倍。


    毕志清认为,目前很切实的问题是缺乏细致研究和协调落实。比如项目如何选址,站址选择与周边如何结合,如何调整土地规划、用地性质和容积率,如何选择开发商、整体资金如何平衡和筹集等。而且,这些问题又涉及规划、国土等部门,协调难度颇大。


    地铁也应因地制宜


    由于存在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动力,地铁热无疑将继续。


    前述《2012-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分析,预计2013年将有12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其中首次开通的城市有哈尔滨、长沙、宁波、郑州,总计新增运营里程约387公里。此外,西安、成都、杭州、宁波、无锡等10个以上城市的新一轮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将获得批准。而徐州市、温州市作为新增城市也将获批。届时,全国获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共达到37个。


    《财经》记者从刚刚获批地铁建设规划的一些城市了解到,不少城市希冀借鉴北京地铁4号线的PPP运营模式以及香港地铁的投融资模式。但是,在相关专家看来,不同地区是否能成功复制国际成熟经验尚未可知,应量力而为,避免盲目发展。


    安邦集团基于对国际经验的研究认为,只有当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才具备地铁扩张的关键条件,因为达到较高城镇化率后,城市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开发成本和人口聚集都较为平稳。


    目前中国平均城镇化率刚刚达到51%,"按这个标准,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个大城市具备大规模兴建地铁的条件,其他城市应该以引导性建设、短距离建设为主。"陈功说,但在已获批城市中,有的城镇化率刚到30%。在他看来,一方面国家要从规划层面熄灭地方政府一哄而上的冲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冷静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要拘泥于地铁这一种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多种方式。据陈功介绍,无论从建设运营成本,还是环保角度看,有轨电车都远远优于地铁,因此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北欧等国家对此尤为青睐。但从中国已批复的项目看,投资较小的轻轨和有轨电车项目非常少,有"无底洞"之称的地铁似乎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代名词。


    周干峙也表示,地铁可密集分布于城区地下,具有节约空间、容量大等特点,有其经济可行性,但线路延伸至郊区时,完全可以走地上。以东京为例,地铁与轻轨两者衔接协调发展,换乘时也很方便,乘客在城市边缘下地铁后,同一站台上就可换乘地面上的轻轨等其他接驳工具。"轻轨一天有1万人客流量就很好,而地铁则需要七八万人的客流量,两者配搭才能实现经济合理性"。


    此外,按照中国现行体制和部委职能划分,地铁项目审批权归发改委,其中涉及的具体建设项目规划,要与住建部门协调。项目建成后,交通部门介入运营管理。


    此种"九龙治水"的体制,缺乏统筹考虑的规划机制,地铁项目由地方政府自负盈亏,因而其主导权最终掌握在各城市的决策者手中。


    "行政官员不是专家,忽略了其中的经济合理性和规划科学性问题,他们往往从城市形象和政绩出发,认为没有地铁的城市是落后的,所以可以建轻轨的,也非要建地铁,从而造成浪费。"周干峙说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