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急救时间有望在智能网络的“智慧”调度下大幅提前,给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业务流程再造”正在成为医院接受“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核心动力。通过急救车载医疗设备,病患从救护车到手术室的时间可缩短20%以上,为病患赢得珍贵的黄金抢救时间;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医生可实现异地多点会诊,护士也可以对病患治疗信息一目了然,节省人力成本2/3以上。
“黄金抢救时间”分秒必争
有些数字永远令我们触目惊心,但这就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据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70%的人是因为得不到有效的现场救护于院外死亡,这部分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所以抓住急救的黄金时间,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已成当务之急。
院前急救时间分秒必争,但又环环相扣。如何通过“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使每个环节之间无缝衔接?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在患者或其家属拨打了999急救电话后,一套“智慧医疗”系统已经在后台忙碌地工作着。一年前,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开始研讨助力政府及相关机构推进“智慧医疗”,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纤网络、3G网络以及未来的4G网络等先进的通信信息技术,共同建设一个覆盖急救指挥中心、急救车辆、医护人员以及接诊医院的全方位、立体化急救医疗信息协同平台系统。
通过该系统,患者从报警开始就将得到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急救指挥中心将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派遣合适的救护车辆通过最合理的路径抢救患者,并在抢救和转运途中选择当前救治综合条件最优的医院。
目前,北京999指挥中心拥有调度、指挥坐席103个,可同时接受2000人拨打999急救电话,24小时可受理电话20万余次。通过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的合作,这一平台完全可以实现电脑指挥和监控,接到999急救电话后,电脑就可通过系统的GPS定位装置确定报警位置,并协调距离最近的急救车辆,在2秒钟之内自动派车。据999急救中心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蒙芹介绍:指挥大屏中清楚地标示出每辆救护车的状态和位置,绿色为待命状态;红色为接治病患途中;橙色为返回途中。
同时,该系统和交管部门的路况实时监控系统相连,每隔30秒更新一次,电脑可以根据路况自动选出急救车行驶的最优路线。此外,监控系统也将告别工作大厅,只要面前有电脑,工作人员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急救过程进行监控。同样的信息也会显示在每名呼叫中心工作人员面前的液晶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