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下的大赌注”。
2011年7月,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设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将在3年内添置100万台机器人”时,中国大陆媒体多以冷淡的口气予以报道。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该公司因严峻的劳动环境,从2010年开始就不断有员工自杀,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厂房林立的富士康深圳工厂。
鸿海精密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EMS(电子产品代工生产服务)企业,为美国戴尔以及索尼等代工制造电子产品。其为美国苹果公司代工生产智能手机“iPhone”和平板终端“iPad”之事路人皆知。
摆脱“世界工厂”战略
鸿海精密工业董事长郭台铭准备通过大量采用机器人应对用人荒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17个省份设有26个生产基地,员工人数超过100万。因为其是来自台湾的受人瞩目的企业,短时间内又有10多名大陆员工自杀,引发了大陆媒体的穷追猛打。
对被抨击为“血汗工厂”的富士康提出的100万机器人计划,讽刺挖苦之声不绝,诸如“是因为招不到工人,所以要用机器人补缺”等等。
其实大量采用机器人的计划并非肇始于自杀问题。在那之前,富士康就一直在大量聘用机器人方面的技术人员,在内部成立机器人制造部门,稳步推动着生产的自动化计划。
富士康的生产线已经采用了1万多台担任简单作业的机器人。为该公司的自动化计划供应相关部件的欧姆龙中国的统括部长井田敬规就目睹了那番景象。
“作为生产中心的深圳工厂里集中了来自全世界的机器人。大概是富士康为了测试哪款机器人更适合自己的生产线”。
大量雇用农民工生产廉价产品,向发达国家出口。
在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富士康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正因为雇用着100万员工,面对迫近的用人荒和工资上涨的危机,富士康才提前采取了行动,并且把摆脱“世界工厂”模式作为了目标。
台湾企业的决策暗示着一个事实--即使廉价劳动力消失,企业也不能离开中国大陆。人工费的上涨另一方面也就意味着购买力的上升。拥有13亿人的消费市场终将有与发达国家相当的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