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就在中国建设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向更加庞大的“世界市场”直接供应商品好了。于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的董事长郭台铭决定以新的发展模式为目标,实施大转型。
从2012年开始,富士康将以平均每天1000台,全年30万台以上的速度采用机器人,推动生产线的自动化。据称,今后3年间,将向自动化投资人民币1000亿元。这对集团总销售额为2.99万亿新台币的公司而言,负担是很沉重的。
但是,在人口动态和就业形势瞬息万变的中国,投入大量人员的生产方法无疑将走到尽头。
这个算计十分精明。该公司使用的简易机器人的价格约为每台10万元。而农民工的工资是一年3万~4万元,机器人的成本相当于3个人的年收入。但是,如果机器人24小时工作,其产量有望达到8小时劳动的3倍。也就是说,只需1年就可以收回初期投资。
当然,机器人化也还存在课题:目前机器人能够完成的工作有限,日本的制造业甚至还有与自动化迥然不同的单元生产方式,即“未来工厂”以作业人员的多能化为基础的动向。而且,机器人每次更改工作内容都需要进行调整,并不一定能保证低成本。
面对这样的课题,富士康之所以还是决定要迈向机器人化,恐怕是因为用人荒导致了“世界工厂”模式的崩溃。而且,机器人化的浪潮还在向整个中国扩展。一些日本企业已经敏锐地察觉到这个动向并采取了行动。
欧力士已经开始“派遣机器人员工”
在东北的吉林省长春市一带是中国大型国有汽车厂商--第一汽车集团的大本营。
向一汽供应卡车部件等零部件的长春市泓轩机械设备,2011年12月运来了4台崭新的焊接机器人。室外只有零下20度,工厂里也冰冷刺骨。在呼着哈气的施工人员的注视下,机器人灵活地操作着6个焊接部位。看到这番景象的总经理陶庆轩长舒了一口气。
“这样就不用担心用人荒了”。在这个地区,施工人员短缺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尤其是焊工更是长期不足,有时一名焊工同时要给多家工厂干活。3年前,月薪4000元就能招到熟练工,但如今就算出8000元也招不到。
看来找人是无望了。--刚想到这里,一汽就提出了改由机器人进行焊接的要求。这是因为他们对焊接质量为作业人员的水平所左右的现象感到担心。
陶总经理虽然下定决心采用机器人,但却遭遇了成本这个大问题。最新型的焊接机器人1台需要80万元,对于员工不到100人的中小企业而言负担过于沉重。因此,他决定以月为单位租用机器人。
出借方是欧力士租赁,系向法人出租电子测量器和个人电脑等的欧力士旗下的集团公司。该公司2004年进驻中国,也视察过承租方的生产一线。在洞察到机器人需求激增的动向后,该公司于2011年在中国率先推出了机器人租借业务。月租金设定为机器人价格的5%,只需20个月即可收回初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