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内将把‘派遣机器人’增加到1000台”(担当业务的营业部长饭田弘介)。租借给中国工厂的机器人来自日本企业。在汽车生产线用垂直多关节机器人领域拥有高份额的安川电机,提供从制造到技术支持的一系列服务。
安川电机的目的是乘中国生产一线转型之际,一举把自己的机器人大量送上生产线。因此,安川电机机器人业务统括部的统括部长西川清吾并不执着于销售。
“让客户使用是首要的,只要客户认可我们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转化成销售业绩”。
日本制造业的十字路口
“世界工厂”从人海战术向机器人化转型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在2014年之前,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而且中国市场需要的是最尖端的技术。多功能多关节机器人2014年的全球需求估计为16.67万余台,其中的约2成,也就是3万多台预计将进入中国的工厂。
对于日本的制造业来说,这也将演变为一个巨大的分叉点。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企业拥有压倒性的地位。安川电机、发那科与德国KUKA机器人、瑞士ABB上演着激烈的份额争夺战。紧随其后的还有大阪变压器和松下等4家日本企业。韩国和中国的企业虽然也生产工业机器人,但与前几名相比影响力较为薄弱。 机器人产业涉及的范围广泛。在部件方面,欧姆龙和三菱电机等日本企业把持着高份额。能否搭上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浪潮,对于日本企业的效益将影响巨大。
为了抓住中国爆发式的需求,日本关联企业决定实施巨额投资。安川电机此前一直把工业机器人的生产集中在北九州市的工厂,但现在已经做出了在江苏省常州市建设新工厂的决定。新工厂将于2013年3月投产,开始的年产量预计为6000台。
发那科的打算则是贯彻“日本制造”。该公司将坚持在总部所在的山梨县生产,2011年12月刚刚对最新设备实施了强化。依靠“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未来型工厂,成本竞争力正在飞跃性提高。
因用人荒,中国的制造一线工人的身影将从消失,从而化身为“无人工厂”。这样的未来或许即将成为现实。在这种未来前景下,日本企业能够向中国输送多少自己的“派遣机器人员工”?如果行动迟缓,中国自己的机器人产业就会崛起。如今,富士康就已经在着手自行开发并生产机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