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武奕在体验中介绍:“我现在不是在教小朋友,而是在当机器人的人类老师。抬手、转身、递东西,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动作,得拆成一步步教给机器人。从‘学人类’的每一个细节,到慢慢能‘像人类’做事,机器人的‘成长日记’比想象中更有趣。”
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技术负责人王强指出:“机器人必须要经过数据训练。放到真实场景中训练后,将来就是要让机器人从事这些重复的、枯燥的劳动。”
据了解,该训练场每年可产出超过600万条高质量数据,其数据规模在全国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中位居首位。
石景山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负责人杨帅介绍:“北京中心的建设将与山东、合肥、苏州等地训练中心形成规模化联动。通过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输出,和高能级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将有效促进具身智能技术迭代升级,有力支撑产业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