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30分》近日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26MW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完成吊装。在600吨级机舱于百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的背后,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主控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助力这一“国之重器”实现了全国产化、高可靠与零失误的“极限挑战”。
该机组由东方电气集团下属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风电”)完全自主研制,由超3万个零部件构成,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0层楼,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1亿度,能够满足5.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此次吊装成功,不仅刷新了全球已安装风机的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纪录,也标志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实现新的跨越,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作为将中国风电推向“两位数时代”的先驱,东方风电在海上风机大型化方面处于领跑地位,本次选择与中控技术合作,正是看中了其PLC产品的高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全面的国产化合规能力以及丰富的行业适配经验。中控技术PLC的技术指标完全契合海上风电严苛的环境要求,国产化优势有效应对供应链风险,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幕后:中控技术PLC如何让“全球最大”万无一失
为确保这一“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万无一失,中控技术自2022年初便与东方风电紧密协作,共同确定技术方案。项目采用完全自主可控的产品架构,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度优化,并通过分布式网络架构和持续通信负荷评估,全面提升系统稳定性,具体包括:
双总线冗余+分布式架构,适应恶劣海洋环境
针对海上高湿、高盐雾、强电磁干扰等苛刻条件,中控PLC采用双冗余通信总线及分布式网络架构,通信可靠性达99.9999%,盐雾试验超过1000小时无故障,并进行了超2000小时的仿真模拟测试,最终产品通过东方风电型式认证,为风机一次并网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知识产权自主可控,实现供应链安全
从主控芯片到IO模组全部实现国产化,彻底摆脱对进口器件的依赖,并与东方风电联合,突破风机主控核心算法,为东方风电在深远海项目中赢得完全自主权。在此次合作中,中控技术协助东方风电成功申请3项国产化相关专利。

在AI加速发展的今天,自动化是数字化的根基,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高端PLC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力量。未来,中控技术PLC将进一步融合AI技术,实现高可靠、高性能与智能化的统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覆盖研发、生产与可靠性工程的全链路质量保障,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PLC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提供坚实支撑。央视的镜头记录下了山东东营广利港上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中控PLC的“心跳”仍持续在每一片海风中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