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华科技受邀出席工业互联网大会,研华(中国)工业物联网事业群总经理蔡奇男参与《人工智能时代,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洞察与路径探索》圆桌对谈,共话AI与工业融合新趋势。

5月22日,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苏州召开,以“数智创新深化赋能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汇聚政产研用各方力量。研华科技(中国)工业物联网事业群总经理蔡奇男受邀出席并参与高峰对话,作为“智能制造的实践者与推动者”,与SAP、华为、中天钢铁、安天科技等代表,共话AI与工业融合新趋势,分享研华在AI+制造的实战经验与全球生态布局,现场反响热烈、广受关注。
AI落地不止于“概念”更在“实践”
在谈到AI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所带来的实际价值时,蔡奇男表示,研华科技42年来始终深耕工业现场,不断推动从自动化、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到边缘智能的演进,并将AI作为关键引擎深度融入自有工厂,带动制造流程智能化重构。

他以研华自有电子制造车间的换线场景为例,在面对“少量多样”的换线挑战下,原需6-7人执行的人工点检,如今借助多模态AI技术已压缩至0.5人力完成,效率与良率显著提升。在能源管理方面,研华通过AI算法动态调节用电策略,结合光伏、储能系统,实现生产与能源的高效协同,助力客户构建“绿色智造”体系。
“边缘AI不只是云端AI的延伸,更在边缘侧完成感知、控制与优化决策,发挥边缘AI的重要角色与价值。”蔡奇男强调。
生态协同加速制造业从本土走向全球
在“外资企业与工业如何加强协同”的探讨中,蔡奇男指出,制造出海已不仅仅是产品出口,更意味着管理能力、智能系统与产业生态的整体输出。研华目前在全球27个国家设有96家分支机构,正通过边缘智能+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本地制造+全球协同”的运营能力。

他强调:“制造业是AI影响最深远的行业之一。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升级,更是全球治理的一体化重塑。”制造业场景复杂、垂直性强,AI的规模化应用不能靠单一企业完成。这需要打造一个跨界协同的产业生态,让懂硬件的、懂行业know-how的、懂算法的生态伙伴真正协同,共建智能制造生态,推动全球产业协同升级。
蔡奇男总结到,制造业转型需要的是“技术+场景+生态"的三位一体,而AI与外资企业的价值就在于,能从外部带来新的视角、方法与资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三大建议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在论坛最后环节,蔡奇男就“如何以人工智能助力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强化“场景牵引+平台支撑”:针对工业场景分散、水平不一的问题,建议政企联动打造重点领域的示范场景,并建设开放平台,降低中小企业导入AI的门槛。
夯实“数据+算力+算法”的融合基础:当前企业普遍面临数据孤岛与质量瓶颈,应加快构建数据共享机制,推动边缘算力下沉,让AI从云端走向一线,实现实时决策。
推进“人才+生态”的双轮驱动:工业与AI的融合离不开跨界人才与协同生态,建议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中国方案”走向全球。
在AI与工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研华科技正以“从边缘出发”的战略视角,推动工业智能的感知、认知与执行全面闭环。研华将继续以坚实的软硬件平台、开放的生态策略,携手行业共创“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图景。
边缘计算迎来爆发式增长,研华2025AIoT创新应用论坛以“Edge Computing&WISE-Edge in Action”为主题正式启航(5/27合肥6/4成都6/10深圳),诚邀您共探AIoT前沿趋势与落地实践,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