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近日宣布,将以25亿美元从美国企业Marvell Technology手中收购其车载以太网业务。这项收购是英飞凌在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持续发力的最新举措,预计交易将在2025年内完成,前提是获得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飞凌首席执行官Jochen Hanebeck表示,此次收购是该公司汽车半导体战略的重要补充,将进一步强化英飞凌作为全球领先车用半导体供应商的地位。以太网作为连接软件与硬件的数据传输关键技术,已经成为软件定义汽车不可或缺的通信和连接技术。
根据英飞凌的公告,此次收购的业务的现有客户包括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中的八家。预计该部门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25亿至2.5亿美元,毛利率约为60%。随着英飞凌全球渠道与客户网络的加持,该业务还具备显著的增长潜力。
通过此次收购,英飞凌不仅将进一步扩展其在车载通信技术上的产品组合,还巩固了其在美国的业务布局,尤其是在研发方面的投入。Marvell的该业务部门拥有数百名员工,这些员工将并入英飞凌。
Hanebeck指出:“我们将这项互补性极强的以太网技术,与英飞凌现有的产品线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完整、领先的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
此次收购也与英飞凌近年来的一系列收购战略一脉相承。例如,2023年英飞凌曾以8.3亿美元收购专注于氮化镓技术的加拿大企业GaN Systems,进一步拓展其在高性能功率半导体材料方面的布局。而英飞凌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发生在2019年,当时以90亿欧元收购了美国同行Cypress。2015年,该公司还以30亿欧元收购了来自硅谷的International Rectifier。
不过,英飞凌并非总是能成功完成其并购计划。2017年,该公司曾试图收购美国半导体企业Wolfspeed,但因美国政府国家安全考量而遭到否决。
尽管近期英飞凌本身面临不小压力,包括在2024年夏季宣布裁减1400个岗位,并将另有1400个职位转移至低成本国家,以期在两年内节省数亿欧元成本,但公司仍坚持其长期增长战略。
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财报中,英飞凌未能实现此前设定的营收和利润目标。2025财年也预计将继续面临周期性疲软,尽管该公司管理层对需求逐步回升保持乐观。
英飞凌表示,此次收购Marvell Technology将通过自有资金与新增债务共同完成,目前已获得银行提供的过渡性贷款。
即便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短期前景持谨慎态度,在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尤其是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英飞凌仍选择逆势布局核心技术领域。尽管目前股价有所下滑,但该公司坚持将车载以太网视为下一阶段“软件定义汽车”革命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