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门子、ABB和施耐德三大工业巨头剑指同一市场,密集宣布投资计划,覆盖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需求。这场万亿美元级的产业竞赛中,谁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一、西门子投资2.85亿美元,新建两座工厂
西门子本次投资这两座新建工厂分别位于得克萨斯州的沃思堡市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波莫纳市,专注于电气产品制造,建成后将成为西门子在美国本土制造的重要据点。
沃思堡制造中心斥资 1.9 亿美元打造,占地达 50 万平方英尺,已率先创造 480 个新工作岗位,预计到 2026 年将扩充至 800 个岗位。该中心聚焦于生产关键电气设备,如低压配电板,全力满足数据中心市场蓬勃发展以及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崛起带来的庞大需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制造中心达成了碳中和目标,配备全电动粉末喷涂生产线、电动叉车、低能耗暖通空调系统、光伏路灯等一系列绿色设施,堪称行业绿色制造典范。

西门子已开设了其位于沃思堡的新制造工厂,创造了 800 个新的就业岗位
同时,西门子对加州波莫纳工厂实施总额 9500 万美元的升级改造,包括新建 10 万平方英尺厂房和旧厂重建。作为自 1970 年代服务美国市场的电气组件生产基地,此次升级将扩大低压配电盘和照明面板产能,新增 123 个就业岗位。

西门子将对其位于波莫纳的制造工厂进行重建和扩建,此举将新增123个就业岗位
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北美地区电气产品区域首席执行官巴里?鲍威尔表示:“在我们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波莫纳的电气产品工厂扩建庆祝活动以及其他几项令人振奋的制造业投资之后,我们迎来了此次剪彩仪式。这两个工厂接连开业突显了西门子配电解决方案对美国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我们为公用事业、建筑业、商业设施,当然还有数据中心供电,我们正在扩大生产规模,以确保美国工业拥有持续保持竞争力所需的电力基础。”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兰?布施在声明中表示,西门子对美国工业的创新实力满怀信心。正是基于这份信任,在过往 20 年间,西门子在美国的投资金额累计已超 900 亿美元。而今年,随着一系列投资计划的推进,这一数字即将跨越 1000 亿美元大关。
二、ABB投资1.2亿美元,布局关键生产地
ABB 本次投资 1.2 亿美元用于扩大美国生产基地的电气产能。这笔资金将分别投入田纳西州塞尔默和密西西比州塞纳托比亚两地。约 8000 万美元将用于在塞尔默新建一座 32 万平方英尺的先进制造工厂,该工厂预计 2026 年第四季度开业,届时将创造 50 个新岗位,且当地生产能力预计提升超 50%。

瑞士ABB集团1.2亿美元的投资将在美国的两座新工厂创造250个就业岗位
另外 4000 万美元则会用于将塞纳托比亚的工厂占地面积翻倍,以满足对先进低压断路器的需求,预计 2026 年第二季度新工厂开业时会新增 200 个岗位,员工总数超 1000 人。
此次投资旨在应对数据中心、建筑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这家新工厂将为大规模工业和技术驱动型设施生产重要的配电设备,这些设施包括数据中心、工厂以及高层住宅和办公场所。
ABB 以机器人和自动化为核心,持续深耕美国市场。2023 年底其位于密歇根州奥本山的北美机器人总部扩建项目正式投产,投资 2000 万美元新增 30% 产能,重点服务电动汽车、医疗健康等增长型行业。该工厂通过集成 AI、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近 90% 产品本地化生产,交货周期缩短 50%。值得注意的是,ABB 自 2010 年以来累计在美投资达 140 亿美元,此次扩建仅是其全球 “本地对本地” 战略的一部分。
三、施耐德 (2024-2027 年)20 亿欧元产能提升计划
施耐德该计划包括在 2027 年前投资超过 7 亿美元升级美国业务,施耐德电气表示这笔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资本支出,将在 2027 年前分配使用的资金,将使该公司在本世纪至今在美国的总投资超过 10 亿美元,投资预计将在其工厂创造 1000 多个就业岗位,该公司正通过雇佣退伍军人及退役美军人员来壮大员工队伍,职位涵盖制造、工程、开发和技术分析等领域,将覆盖美国六个州的八处核心设施,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能源创新与数字化技术展开。主要设施投资包括:
田纳西州朱丽叶山
在公司现有工厂旁新建一座工厂,以巩固其在中压市场的地位并推出新产品。
马萨诸塞州安多弗
新建配电单元实验室,用于测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电力系统,并设立微电网实验室进行真实场景模拟。
密苏里州哥伦比亚
扩大生产空间以增加断路器的产量。
俄亥俄州费尔菲尔德
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软件对现有工厂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支持新产品开发。
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
扩建现有园区,提高开关设备和配电设备的产量。
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在美国能源走廊开设创新中心,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和端到端的资产可视化。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
新建机器人与运动卓越中心,开发用于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增强型机器人及运动控制产品。
北卡罗来纳州韦尔科姆
升级设施以支持关键基础设施所需的开关设备和配电产品的生产。
施耐德电气还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设立创新中心,该项目也是施耐德 20 亿欧元产能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支持客户应对数字化、自动化和制造业升级需求。这座 10500 平方英尺的 facility 既是技术展示平台,也是培训中心。中心运用模拟技术还原炼油厂、电厂、乙烯工厂、回收锅炉和化学反应器等典型工业场景,为工程师、操作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施耐德设备的实操培训环境。
四、竞争优势:技术壁垒与本地化能力的双重博弈
ABB 的优势在于机器人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其奥本山工厂不仅生产硬件,还通过客户体验中心和培训基地构建生态系统,每年为 3000 多名工人提供技能培训,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此外,ABB 机器人在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医疗设备组装等细分领域的市占率持续领先,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西门子凭借电气设备的技术积累,在数据中心配电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其沃斯堡工厂采用太阳能路灯、电动叉车等零碳技术,契合美国绿色基建趋势。同时,西门子通过与芯片制造商合作,提前锁定半导体工厂的电力设备订单,形成 “算力需求 - 电力供应” 的协同效应。
施耐德电气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源管理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其液冷技术可将数据中心 PUE(能效比)降至 1.1 以下,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施耐德通过收购 Motivair,将业务延伸至芯片级散热,直接服务于 AI 训练的高算力需求。其本地化生产策略也有效规避了关税风险,巩固市场份额。
五、胜负手:生态构建与政策红利的终极对决
当前,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芯片法案》等政策释放万亿级补贴,三大巨头均在加速本地化布局以争取政策红利。但长期来看,胜负关键在于谁能构建更完整的生态闭环。
ABB 通过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深度绑定制造业客户,其 “硬件 + 软件 + 服务” 模式更易形成客户粘性。西门子则依托电气设备与交通基建的协同,在能源与工业领域形成联动效应。施耐德电气则以能源管理为核心,通过液冷技术切入数据中心价值链,构建 “能源 - 算力 - 数字化” 的三位一体生态。
值得关注的是,AI 技术的迭代速度可能重塑竞争格局。例如,施耐德的液冷技术若能与 AI 算法结合,实现动态散热优化,或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而 ABB 的 AI 驱动机器人若能在柔性制造中取得突破,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六、结语:没有绝对赢家,只有持续进化者
在这场万亿美元级的产业竞赛中,三大巨头各有千秋:ABB 的机器人生态、西门子的电气设备矩阵、施耐德的能源数字闭环,共同构成了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基石。短期内,施耐德的液冷技术与政策响应速度可能占优;长期来看,ABB 的自动化布局与西门子的全产业链协同更具潜力。但最终,谁能更快适应 AI 技术变革与供应链重构的双重挑战,谁才能笑到最后。实际上:“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需要持续进化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