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双碳”大模型基于羚羊公司发布的羚羊能源大模型训练而成,通过整合碳排放数据和能源追踪数据,能够实现精准的碳排放核算与监测,并为企业提供优化能源使用策略的建议。羚羊能源大模型目前更新至2.0版本,能源内容生成、能源知识问答、能源理解计算、能源任务规划、能源多模态能力等五大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对能源视觉及时序大模型核心能力进行了升级,能源数据及知识持续增强,工具链及落地实践持续完善,并构建了大小模型统一纳管的AI平台,深度赋能电力及石油石化场景发展。
基于羚羊能源大模型,羚羊推出了能源数字工匠、AI设备管家、HSE智能体、功率发电预测等产品,为能源企业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目前羚羊已经和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打造AI平台、与中国石油集团共建昆仑大模型,与中国华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能源类五大六小企业探索合作落地。
我国高度重视AI大模型的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尤其大模型在各个能源行业场景中的融入,已成为能源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引擎。
作为国内能源双碳垂直领域首个大模型,项目研发团队紧密围绕低碳技术、政策、经济等跨学科、多维度复杂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面检验大模型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开展行业应用积累经验,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一鸣一行赴中心就行业人才评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与研讨,达成在能源双碳领域大模型应用方面开展技术成果合作的共识。
中心主任郝志强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周密工作计划。项目组从培训资源和内容的广度、深度、精度及学习方式的泛在性角度出发确定了碳排放管理技术(高级)学习课程体系,邀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名专家参与测评试卷结构与试题的论证与优化,确保了试卷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科学性,符合“双碳”领域技术要求。
未来,羚羊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持续深耕能源双碳领域,依托羚羊能源大模型等AI技术,为更多企业提供专业、高效的碳排放咨询服务,助力能源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