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Clean Technica网站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30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纯电动车增幅为7%,而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50%,对比较为悬殊。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市占率为16%,而去年全年也为16%。可以看到,如今的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已经不复过去几年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高增长。以欧美市场为代表,整体电动汽车销量增速在放缓,但插混车在各大主要市场呈现出了火热的增长势头。
企业层面,比亚迪和特斯拉继续保持着断层领先优势,尤其是比亚迪,通过持续降价极大地提升了销量。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欧系品牌正“紧追慢赶”。另外,华为加持的问界品牌异军突起。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价格战”正在将越来越多的车企“卷”入其中,再加上“鲶鱼”小米汽车入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市场篇
中国:插混热度居高不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0.6万辆和6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4%和10.6%,实现开门红。其中,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市场占有率达到31.1%。
这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市场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出口的持续增长。具体来看,一季度209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内销量为178.3万辆,同比增长33.3%;出口为30.7万辆,同比增长23.8%。不过,与去年全年77.6%的增幅相比,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明显放缓。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多国削减补贴、经济疲软等,以欧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电动汽车需求正在降温。
另外,巴西恢复征收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法国补贴新政基本上将中国产电动汽车排除在外,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等,也对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尤其是欧盟启动反补贴调查后,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出口量出现明显下滑,一改之前快速增长的局面,反映了中国汽车出口面临的复杂挑战。
从动力类型来看,此前补贴存续期间,纯电动汽车占到新能源汽车市场80%以上的份额,但补贴终止后,形势逐渐逆转。近年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开始挤压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以今年一季度为例,在20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中,纯电动车为130.5万辆,同比增长13.3%;插混车为78.4万辆,同比大涨81.2%,占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四成份额;燃料电池车仅为0.1万辆。可以看出,插混车愈发火热,就连出口板块也是一样。一季度出口的30.7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为24.8万辆,同比增长7.3%;插混车为5.9万辆,同比飙升257%。为此,各大车企争相推出多款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混车型,并纷纷“开卷”2000公里续驶。
虽然“价格战”让各大车企“压力山大”,但好在中央及地方正有序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汽车是重点领域之一。从各地近期密集发布的政策文件来看,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依然得到更多扶持。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稳定行业预期。
欧洲:纯电渗透率下滑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欧洲乘用车销量合计为339.5万辆,同比增长4.9%。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44.8万辆,同比增长3.5%,不仅远低于去年同期33.2%的同比增幅,而且未能跑赢大盘。尤其是3月,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甚至同比下滑11%,至19.6万辆。其中,德国同比下滑29%,意大利同比下滑34.4%。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补贴政策的变动:意大利政府正在酝酿出台新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因此该国消费者在此之前推迟购车;而德国政府去年取消了电动汽车购车补贴。
另外,一季度欧洲插混车销量为25.3万辆,同比增长10.4%。综合来看,今年一季度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合计为70.1万辆,市占率为20.65%,不及2023年的23.4%以及2022年的23%。
从车企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在欧洲乘用车市场,大众集团、Stellantis和雷诺集团仍然是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商。而特斯拉掉出前十,排在第11位,销量为8.64万辆,同比下滑8.5%。除了纯电动汽车需求放缓,其他外在原因包括:受红海局势影响航运改道,零部件交付延误,特斯拉德国工厂一度停工停产;今年3月的一起疑似纵火事件也导致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被迫停电停产长达一周。另外,法国补贴新政自今年1月生效后,在华生产并出口至法国的特斯拉Model 3被排除在补贴范围之外。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出现下滑。
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也反映了车企在欧洲利率上升、经济增长疲软、补贴退坡之际所面临的压力。同时,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降温,正促使一些传统车企重新考虑淘汰燃油车的计划,还有一些车企推迟了电动汽车目标。例如,梅赛德斯-奔驰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其总销量的50%,这较原计划推迟了5年。
此外,福特也在重新考虑其此前宣布的“2030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的计划。“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比预想中要疲软得多。”福特欧洲乘用车业务负责人马丁·桑德日前表示,“我们看到欧洲消费者对插混车、混动车等产品的需求较为强劲。因此,如果消费者有需求,我们将在2030年后继续提供搭内燃机车型。”
美国:混动挤压纯电份额
Clean Technica网站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纯电动汽车的市占率呈现逐步攀升态势,2019~2023年分别为1.4%、1.7%、3%、5.5%、7.2%。不过,今年一季度,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7%下滑至6.9%。虽然一季度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仍实现增长,但同比增幅仅为2.6%,不及同期美国新车市场约5%的平均涨幅。因此,纯电动车市占率下滑,并不意外。另外,混动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增幅高达4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进一步挤压了纯电动汽车的空间。
一季度美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速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斯拉。近年来,随着竞争对手增多,特斯拉在美国纯电动车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下滑,但目前仍超过50%。根据美国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特斯拉美国销量降幅达到13.3%。特斯拉方面对此表示:“由于当前很多跨国车企优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而不是纯电动汽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承压。虽然许多公司在缩减投资,但我们仍在为未来的增长进行投资。”虽然其他品牌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在一季度同比增长了2万多辆,但仍然无法完全抵消特斯拉销量下滑造成的影响。
从企业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纯电动车市场上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是特斯拉、福特、现代起亚、通用汽车、Rivian,市占率分别为55.2%、8%、7.3%、6.5%、5.3%。之后是大众集团(5.2%)、宝马集团(4.2%)、梅赛德斯-奔驰(3.3%)、日产(2.1%)、丰田(1.4%)。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行业分析师警告称,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正在放缓,因为主流消费者在高昂的售价面前变得犹豫不决,并对车辆的续驶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现状感到担忧。美国AutoPacific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艾德·金指出,在美国,电动汽车的早期使用者多是愿意为新技术支付高溢价的富裕阶层;而现在,成本成为美国主流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拦路虎”,市场上3.5万美元以下的车型选择并不多。
与此同时,近几个月以来,美国市场上油电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快速攀升。为此,多家车企和供应商正在美国市场增加混动车和插混车的产能,以应对美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近日,现代汽车全球首席运营官何塞·穆诺兹在一次商业会议上表示,现代汽车计划在其美国佐治亚州电动汽车工厂生产混动车型。
另外,不少车企重新调整“禁燃”时间表。凯迪拉克此前曾宣布,2030年后将不再销售内燃机车型,但凯迪拉克全球副总裁约翰·罗斯近日表示,品牌计划在2030年之后仍继续销售燃油车。
车型篇
中国汽车豪取16席
今年一季度,全球电动车型销量20强中,中国品牌车型占据16个席位。外资品牌车型只有4款,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Model 3、大众ID.4和大众ID.3。其中,特斯拉Model Y依然是全球最畅销的电动汽车,特斯拉Model 3排名第四。这两款车也是特斯拉旗下的主力车型,一季度特斯拉38.68万辆的总销量中,上述两款车贡献了37万辆。
虽然大众ID.4和大众ID.3在榜单中排名相对靠后,但与其他欧美日韩品牌相比,销量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也是除特斯拉旗下车型外,惟二上榜的两款外资品牌车型。这两款车在也通过降价提振了销量。
再看比亚迪,一季度全球电动车型销量20强榜单中,仅比亚迪就占了7席,其中6款车进入前十,分别是宋、秦Plus、海鸥(海外名海豚Mini)、元Plus(海外名Atto 3)、海豚、汉。另外,凭借与秦家族同时推出的7.98万元荣耀版,驱逐舰05的性价比及竞争力大幅提升,3月销量达到28964辆,环比大涨逾3倍,4月突破3万辆,预计排名将会继续上升。
问界M7凭借近7万辆的亮眼成绩入围10强,主要依靠的是中国市场销量。有华为做背书,问界旗下车型受到很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包括M7在内的问界车型销量的迅猛增长,给赛力斯及华为的经营业绩都带来了积极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经历4年亏损后,今年一季度,赛力斯迎来首个季度盈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
昔日被称为中国“国民神车”的五菱宏光MINIEV如今排名第9,这款车一度曾是中国最畅销的电动车型。上汽通用五菱此前公布数据称,截至今年2月,宏光MINIEV家族累计销量超120万辆;该公司旗下另一款纯电小车五菱缤果销量表现亦是不俗。同为微型电动汽车的长安Lumin、吉利熊猫mini亦跻身20强。此外,广汽埃安旗下两款主力车型——Aion S和Aion Y表现也不错。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终止或削减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时至今日,补贴对于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正日趋减弱,现在他们购车更多从实际使用体验出发,这促使包括增程式在内的插混车型热销,理想L7和理想L9由此也进入20强榜单。
品牌篇
比亚迪降价 扩大领先优势
在全球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内卷”加剧的情况下,比亚迪用实际行动证明,降价的确是提振销量的利器。春节过后,比亚迪打出了自己的“降价组合拳”,海洋网和王朝网系列车型几乎都推出了所谓的荣耀版车型,售价拉低至7.98万元。降价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比亚迪单月销量在3月重返30万辆大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比亚迪销量达到30.2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30.1辆,同比增长46.4%,环比增长147.8%。尤其是作为“电比油低”的主阵地,海洋网和王朝网系列车型在3月共销售28.7万辆。当然,随着比亚迪荣耀版车型的推出,多家车企也纷纷跟进,或官宣降价,或限时优惠,好不热闹。
由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品牌问界表现也较为突出。与2023年的榜单相比,今年一季度,问界成功跻身品牌销量20强,这主要得益于问界新M7和问界M9两款车型的热销。以今年3月为例,问界交付量达到31727辆。其中,问界新M7交付24598辆,问界M9交付6243辆。理想汽车也借助中国市场的“插混热”,入围榜单前十。
整体来看,20强榜单中,中国品牌共有8个。随着中国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各大品牌均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何破局、提振销量,成为各大品牌必须应对的课题。
外资品牌方面,特斯拉近期遭遇增长困境,一季度销量为38.68万辆,同比下滑8.5%,为近4年来首次季度销量同比下滑。由于增速放缓,特斯拉正在全球范围内启动裁员。特斯拉要想重新恢复增长曲线,可能不得不依靠新车型,尤其是低价车型。根据特斯拉前不久公布的消息,新低价车型的推出时间在2024年底或2025年初。
传统跨国车企也在大力推进转型,尤其是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沃尔沃等欧系品牌表现突出。虽然现代和起亚等韩系车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但其电动汽车在国际市场表现相当不错。此外,丰田也在逐步提升其电动汽车销量。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近来不少欧美车企纷纷调整战略或目标,在电动汽车产品投放方面表现得更为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