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中国半导体的崛起之路在何方?

发布日期:2023-03-31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作者:网络
 


当下整个全球半导体行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半导体周期下行、不稳定的国际贸易关系,对整个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重大冲击,良好的全球化芯片生态系统正在被破坏,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最近所言“半导体全球化已死”。长久的贸易拉锯战和美国发起的“小圈子”联盟,正在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半导体的崛起之路在何方?

 

我们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杰克·韦尔奇有句名言:“如果你没有竞争优势,那么就不要参与竞争。”杰克·韦尔奇的这句名言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战略观点:在市场上成功的关键是要拥有竞争优势,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与其他竞争者明显不同的优势,那么就很难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如果放大到大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较量来看,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和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到2030年,半导体行业的规模将翻一番,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而中国将占这一增长的约60%。

 

这样庞大的半导体市场足以对国际半导体外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不少半导体外企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扎根生长,例如已经在中国植根38年的英特尔,“中国化、本土化”是他们重要基调。在2023年英特尔中国战略媒体沟通会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指出,英特尔中国的战略已经从Intel China 1.0时代升级到Intel China 2.0时代,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继续砥砺向前。即使在英特尔业绩不佳的情况下,英特尔也没有减少对英特尔中国的投资。

 

如今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围绕中国市场开展,中国早已是各大国外芯片厂商财务营收来源的一块重要版图。根据GlobalData的数据,美国半导体行业超过30%的收入来自中国的销售。此外,中国是韩国两大存储芯片供应商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迄今为止最大的市场。欧洲的半导体设备巨头ASML,汽车芯片供应商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和恩智浦等也有相当一部分营收来自中国。

 

所以在当前不自由贸易政策之下,许多中国的盟友不愿切断与中国的贸易。美国所谋求的技术脱钩不仅让芯片公司产生巨额经济损失,全球半导体价值链脱钩还将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创新损失。

 

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半导体消费市场乃至各半导体厂商的营收中均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市场是我们的竞争优势。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做?

 

开放与合作是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永动机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完成半导体全产业链的生态系统。半导体行业是一条很长的链条,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至今离不开开放的精神,更离不开供应链的通力合作。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此前指出,回顾全球半导体产业60余年的发展历程,产业之所以呈现出如今的繁荣景象,正是依赖于全球化市场以及全球化合作创新,这也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就拿造芯片的光刻机设备来说,为何说任何一个国家想要从0到1做一台光刻机都不是易事。这是因为光刻机是集全球技术大成的产物,生产一台光刻机要十多万个零部件,而且这些部件来自全球各地。在整合供应链方面,ASML采取了多种策略:

 

首先,ASML积极整合和投资全球各地的精尖技术,比如德国的蔡司的光刻系统是光刻机的核心部分,ASML是蔡司的大股东;2007年ASML并购了计算光刻软件厂商Brion;2012年三大晶圆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入股ASML,强强联手合作开发下一代光刻机设备;2012年10月ASML并购了准分子激光源提供商美国Cymer等等。其次,ASML注重培养和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积极推动人才流动和知识共享,提升技术研发的创新能力,并将其与供应链整合起来,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再就是对光刻机几十年的专注以及自身的研发投入,方才造就了如此精密的设备。

 

光刻机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半导体全球化的重要性。ASML的成功经验也给其他行业提供了启示,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开放和协作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ASML全球副总裁沈波在中国开放日活动中曾谈到:“只有健康的供应链,健康的全链条,半导体行业才能健康长久。”

 

与半导体外企续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永动发展离不开开放与合作。中国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开始,就开启了与世界联系的大门。现在,中国也一直保持着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也需遵循半导体产业这种所有国家和地区相互依存、互利互惠的发展规律。

 

在半导体领域,目前国产芯片尚不足以完全满足本地的需求。魏少军教授此前的公开演讲中指出,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只能做到12.5%,在自给的这些芯片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芯片,在高端芯片领域对外的依存度仍然很高,高端材料与设备的自给率也较低。

 

因此,在这样的发展现状和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用开放的心态和巨大的市场,继续吸引愿意和中国深化合作的国际企业,与外企建立合作,为外企特别是行业内多年在华的外企如英特尔、Arm、英飞凌、ASML等营造友好的舆论环境和营商环境,吸引他们留在中国发展,充分利用全球化资源,巩固中国供应链。

 

芯片产业的背后是庞大且复杂的产业链,在2022年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上,长鑫存储董事长朱一明认为:“产业链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合作才能共赢,中国有机会取得成功。”

 

国产半导体的崛起离不开人才

 

集成电路产业俨然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中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集成电路人才。然而,中国集成电路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这需要加大对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力度。

 

人才的培养是半导体发展的未来重中之重,是立根之本。2023年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虹半导体母公司华虹集团董事长张素心建议,在芯片产业战略定位、战略推动和战略实施中形成合力;政策的制定应将可控优先于自主;完善人才队伍的规模储备和培养路径等。

 

说到人才培养的路径,高校和企业是人才培养的两大抓手。

 

首先,高校集成电路专业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2021年1月13日,集成电路升级为一级学科,国家加强了对集成电路人才的培养。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建成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以及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校达29所,其中985高校23所。不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刘忠范在今年两会上指出,集成电路学院建设要立足长远和前瞻性布局,重点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避免一拥而上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他并提倡将已有学科交叉联动,譬如芯片涉及到的制造和材料领域的培养,可以对应去找已有的化学系、物理系等,不是推倒重来去新建学院、新机构。

 

其次,企业是人才培养的“炼金炉”。为何这么说?企业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更能够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帮助员工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半导体是个技术门槛较高的行业,像EDA软件这样的行业,融合交叉多个学科,EDA行业需要的是软件、芯片、数学&微电子学科这三大类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的复合型人才。一个EDA软件人才的“炼成”往往需要十年,只有在一个行业内深扎进去,才能从工人发展成为“工匠”。

 

最后,集成电路产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为中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中国可以与国际知名芯片企业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国际先进的集成电路人才。同时,中国也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性集成电路展会和交流活动,加强国际间集成电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集成电路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结语

 

集成电路产业链全球化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虽然如今全球化正在被一些外部因素所破坏,但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全球化之路。

 

全球化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处于产业链上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坚持开放与合作。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欢迎愿意在中国扎根的企业用开放的心态,与各方通力合作,同时积极培养行业人才,构建健康的行业全链条。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王传福重申,比亚迪半导体上市计划不变

下一篇:重庆储能技术材料展|2023重庆氢储能设备燃料电池电容展会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