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欧洲制造业加大对华投资 呈现出哪些主流趋势?

发布日期:2022-09-21 来源:​​财联社作者:网络

  在俄乌冲突和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下,近几周来有关欧洲制造业“大迁徙”的报道已屡见报端,而身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无疑也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W)本月初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德国今年上半年在中国的直接投资高达100亿欧元,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本月早些时候,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在湛江启动了一个巨型综合体生产项目;而更早之前,默克也宣布中国首个OLED材料生产基地正式在上海浦东金桥落成并投入运营。

  这些大型制造业企业横跨欧亚大陆的布局,显示出在疫情和地缘局势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欧洲公司正尝试加大中国供应链本土化的投资。那么,欧洲企业当前的对华投资环境变化,究竟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呢?

  研究机构Rhodium上周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就显示,欧洲的投资眼下正变得更加集中,无论是从参与投资的企业、它们所经营的行业、还是投资来源地来看,皆是如此。

  巨头加大筹码

  Rhodium对过去10年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核心趋势进行了回顾,得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变化:欧洲少数大企业正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对华投资份额,尤其是几家德国巨头……

注:蓝色代表欧洲当年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十家巨头所占份额

  例如,在过去四年里,每年在华投资最多的十大欧洲巨头,已经占到中国所有欧洲直接投资总额的近80%。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以及化工集团巴斯夫集团,在中国的投资处于领先地位,从2018年到2021年,仅这四家公司就占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34%。

  这一趋势在今年很可能变得更加明显。德国巴斯夫集团近期在中国广东湛江启动了一项价格100亿欧元的巨型综合体生产项目,目标是建设一座世界级化工一体化基地。这是迄今为止巴斯夫在中国最大投资规模的项目,也是国内首个达到6万吨级塑料化合物生产规模的综合体。

  聚焦五大行业

  欧洲的投资也正开始变得更加集中于少数几大行业,尤其是高端技术制造产业。

  汽车、食品加工、制药/生物技术、化学品和消费品制造在内的五大行业,目前占到了所有欧洲对华直接投资比例的近70%,较前几年65%的份额进一步提升。

  在这些行业中,汽车行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该行业近两年一直占所有欧洲对华直接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甚至要更高,因为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已将其在中国合资公司——华晨宝马的股份从50%增加到75%,其他欧洲汽车制造商也纷纷将资金投入到中国新的设施建设中,以赶上电动汽车的转型浪潮。

  四国抢占蛋糕

  最后,就投资来源国而言,欧洲对华直接投资也已变得更加集中。过去4年,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这四个国家,就平均占到了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87%,而在过去10年,这一比例为69%。

  其中,德国是增长速度最为突出的投资国,过去4年占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43%,而在过去10年这一比例仅为34%。2018年,德国企业在欧洲对华投资中的占比一度超过了五成。

  这一趋势是由多重因素推动的:德国企业较早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在中国的存在几十年来得到了中国政府部门的积极鼓励和帮助;德国企业通常分布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和工程行业,这意味着更容易出现大额固定投资;在过去10年里,它们已频繁活跃于那些中国增长最为强劲的行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华投资究竟有何吸引力?

  Rhodium指出,欧洲始终保持稳定的对华投资规模增长,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并相信尽管可能有着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的阻力,中国市场仍然将有利可图。

  其次,这些公司认为它们必须继续维持在中国投资和产品开发,以保障过去投资的价值,并在与日益具有创新性的国内对手较量时保持竞争力,例如在电动汽车等领域。

  第三,这些公司正试图通过加大中国本地化投入,来使其在中国的业务免受不断上升的全球风险的影响,这一做法也得到了中国当局的积极鼓励。

  当然,Rhodium也提到了目前欧洲对华投资中几个不太好的现象。例如,尽管部分欧洲巨头仍然受益于中国的增长需求,但在欧洲对华投资中,服务投资明显缺失。此外,小规模的欧洲企业对华投资以及欧洲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收购出现显著减少。

  根据中国商务部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其中,来自德国的投资在这七个月期间同比增长了23.5%。

  此外,今年1-7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全国吸收高技术产业外资增速是外资平均增速的1.9倍,充分显示中国外资行业结构的优化、外资质量的提升。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 (MERICS) 首席经济学家Max Zenglein表示:“尽管存在增长风险,但不应低估中国市场仍然能提供的重大机会。看起来欧洲企业还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所提供的机遇,为供应链多元化付出代价。

  德国联邦议院前副议长、前联邦内政部长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也表示,德国企业对在华经营感到“很舒服”,希望参与到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中去。“德中两国如果脱钩,不可能不对双方造成经济损失,两国也没有任何理由脱钩!”他同时表示,当下德国政坛和社会对中国最大的误解就是“试图把中国纳入到一个欧洲中心视角的世界”。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巨大的市场规模、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优势,对全球尤其是欧洲企业而言本身就具有着巨大优势,尤其是在眼下欧洲面临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谁又能真正忽视这样一个诱人的聚宝盆呢?​​​​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