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一共20个,归在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5大类。
规划和纲要中明确指出制造业要补齐基础短板,中国制造正在掀起攻克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大浪潮,而这股浪潮会涉及多个细分行业领域,纲要里列出了八大核心升级领域,分别是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
在国家层面,“十四五”规划中给出了明确的规划和指引,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基于本土化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相关政策,从区域分布看,大部分的地方省市均有相关的政策规划出台,同时由于各地方产业结构的差异,政策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亦有所不同。
从当下智能制造的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现在智能制造主要还是分布在工业基础较完善,有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区域,大致可分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
环渤海地区:主要以北京、山东等为核心,依托地区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北京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山东地区通过的一系列政策相关文件,比如2018年1月3日,国家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伊始,就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步。再到如今山东十四五规划中的智能制造,山东在工业互联网方向上的持续发力,也逐步迈向智能制造第一梯队。
长三角地区:主要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为核心,长三角地区凭借地域优势、经济优势、人才优势,从一开始便是智能制造的主要阵地之一,也培育出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总结来说,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在全国也属领先水平。
珠三角地区:主要以广东为核心。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属于前列,甚至很大程度上在引领全国智能制造的进程。在广东有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完美的试验田,对于新技术或新装备,其可以快速投向市场,并获得持续的迭代升级,同时这边有持续涌入的年轻人才力量,这也是造就广东智能制造领先全国的原因之一。
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深圳重点打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及创新服务基地;而东莞、惠州、佛山等提供了大量下游的应用场景及相应的研发生产,这些都共同促使广东地区制造业逐步从“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智造”。
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四川、河南、湖北为核心,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尚处于自动化阶段,离智能制造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近些年,这些地区逐步加强人才的引进,招商引进大企业或大企业分部,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让高科技人才能够留下来,让企业借助人才的力量,政策的东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未来,我国智能制造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智能制造发展所必要经历的几个阶段或者说对于真正智能制造所必须达到的要求,而这些都在各地方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都能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体现。
“十四五”开局之际,实业兴国的政策进一步被强化,在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消退等因素影响下,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转型与提升迫在眉睫,其中也将会释放出新一轮的政策红利与产业红利,于企业而言,最好的准备就是练好内功,躬身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