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四五”开局“首季”,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两年平均增长5%,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是,从细分数据看,“不均衡”“不稳固”的表现同样突出。比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两年平均下降2.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6.0%、两年平均增速为1.7%,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复苏缓慢。
制造业投资是实体经济供给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先行指标,民间投资在制造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均表现不佳的数据说明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也受到包括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建设水平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等部署,都切中了尽快恢复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提振消费的要害,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认真研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尽快恢复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提振消费,是下一步我国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落脚到实践中,就更需要澄清一些模糊认识、防范一些认识误区。
比如,讲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又开始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扩大投资必须以“有效”为前提,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加强统筹规划布局,坚决避免乱上项目,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各地要结合财力实际和发展需要,决不能盲目借贷乱铺摊子,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比如,讲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又开始过度刺激消费。可持续的消费提振,说到底是要靠规范市场的培育、品质商家的形成、优质产品的供给来实现。这就格外需要呵护好日渐恢复的消费市场,短期政策、机制体制、中期安排等多管齐下,关注消费新趋势新动向,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诉求。
比如,讲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甚至又去大搞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必须从严从紧从实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马,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
找准根源、开对“处方”,防范误区、规律前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才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