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能和“中国制造2025”增加了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2016年至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1月至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06851台,增速较慢。下游应用领域需求驱动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总数不断增加,但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初步显现和进入门槛的提高,新企业数量减少,2020年行业内仅新增2家企业。
工业机器人正在从机器智能向人工智能转变。
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和四个层次。这三个阶段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红利因素、工程师红利优势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势。中国凭借强大的人口优势,很快就过了自动化阶段。目前,国内许多领先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已经在机器智能阶段成熟业务,如缺席技术、Hikvision等。这些公司在视觉应用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目前,中国和日本、韩国等领先国家一样,正处于从机器智能到人工智能的过渡阶段;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积累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行业成熟阶段的特点是:行业增速会下降到比较温和的水平,新增企业数量减少;行业进入壁垒增加;并且排除技术创新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节奏与国民生产总值同步。
结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判断其符合成熟产业的大部分特征,因此可以判断该产业正处于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市场规模增速先升后降,但仍保持上升势头,预计未来增长空间更大。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加,但增速放缓,趋势与工业增加值趋同。
2015年至2020年,工业机器人产量保持增长趋势。到2020年11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的32996台增加到206851台。但从增长率的变化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增长率在此期间明显放缓,2015-2016年为119.5%,次年降至12.67%。近期增速只有10.65%,但仍处于高位。
新企业数量减少,合格企业比例下降。
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新增工业机器人企业数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从2010年到2016年呈上升趋势,到2020年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大于上升速度。2016年工业机器人行业新增企业数量最高,77家,2020年只有2家。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业机器人行业标准条件》,为工业机器人行业设定了标准准入门槛,随后分别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布了三批复合标准企业名单。企业数量分别为15家、8家和9家,分别占当年工业机器人企业总数的0.179%、0.08%和0.09%。而且这个比例还是呈下降趋势,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会有更多的规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