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从两会提案看清机器人行业五大趋势

发布日期:2020-06-02 作者:网络

        因疫情延后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5月21日拉开帷幕,以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基建”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度成为两会的热词之一。在今年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随着新基建持续火热,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被按下了“快进键”。

       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近期纷纷出台,针对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两会代表人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提案?高工机器人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梳理。

       推进共享智能工厂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G20-智能制造峰会成员企业埃夫特董事长许礼进经过深入产业集聚区调研分析和深度思考实践,在今年两会上提出推进智能制造建设共享智能工厂的提案。

       他建议,在产业聚集区打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共享平台”新商业模式,构建“共享智能工厂”新生态。企业只需要聚焦研发和销售,把制造环节委托给共享智能工厂,无需自建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就可以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解决众多企业环保装备、安全保障装备、智能制造生产线投资门槛高、运维成本高等问题,加速集聚区众多中小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推进共享智能工厂模式”的问题,许礼进建议:推动示范落地,在环保政策、税收减免等方面出台政策,推动更多产业集聚区共享智能工厂示范工厂落地,并推动共享智能工厂在更多产业集聚区落地;打造运营平台,利用政府引导基金,推动行业终端用户、装备制造企业、耗材制造商、金融机构在各产业集聚区共同建立共享工厂运营平台,形成多方资源协同和利益共享机制。

       据了解,工厂的“共享”模式早自2017年就已存在。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要形成20家创新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共享制造示范平台,资源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共享制造模式认可度得到显着提高。

       今年5月,国内已出现5G独立组网的共享智能工厂,可借助5G、AI、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建立起数字化的共享创新能力,进而减少共性成本,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扶持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工业机器人对人才、技术与资本的投入要求高,是智能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建议加大对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扶持力度,推进产业朝中高端方向发展,提升国产机器人研发与制造水平。”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董事长聂鹏举在本次提案中建议。

       聂鹏举介绍,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中应用得越来越多,中国也连续6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上,国内企业制造的产品占有率仍偏低,且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据介绍,控制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电机、驱动器、编码器)和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三者占工业机器人成本的70%左右。

       GGII数据显示,2019年精密减速器的国产化率是30%左右,伺服系统的国产化率是22%左右,控制器的国产化率接近本体的国产化率水平,为35%左右。国产核心零部件与外资的差距依然较大。

       “未掌握伺服系统、精密减速器与控制器这3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是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最大瓶颈。”聂鹏举代表说,这3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一般的企业无法做大做强。

       那么,如何大力提升国产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制造水平?聂鹏举认为,国家应重点扶持、培育工业机器人3大核心零部件产业标杆创新企业,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朝中高端方向发展。同时,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支持优势企业、创投机构等筹建创新基金或产业创投基金,鼓励推动创新性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并设立国家核心产品领先示范奖,提升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

       建立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建筑企业的开工和生产带来较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零接触、智能化生产的优势进一步凸显。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条件已经具备。”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今年带来的提案中重点关注建筑机器人。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要加速应用建筑机器人产品和技术,亟须解决当前政策体系不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未建立、监管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同时,我国建筑业大而不优,科技贡献率不高,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也已成为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拓展数字技术、智能手段为建筑业转型升级赋能变得迫在眉睫。

       “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实现零伤亡、高标准、好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

       杨国强在提案中建议,加快研究制定覆盖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完善建筑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引导建筑机器人快速试点试用,协助推广经验证后的产品、技术及设备,为建筑机器人的推广创造条件。

       事实上,在数字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建筑业,早已涌现了一批先行“试水”者,如今在工地上亦可看到部分机器人产品投入试用。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已经有机器人来从事焊接、安装天花板、搬砖、读图定位等工作。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在2018年7月宣布进入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领域,去年8月碧桂园旗下博智林建筑机器人首次在央视的一次直播中亮相,在直播镜头里,地砖铺贴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及PC内墙板安装机器人能够聪明灵活地进行相关环节的自主施工。

       据了解,当前,建筑行业正积极推进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装配化等新型建造方式,下一步还需要拓展数字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推动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推动发展“最后100米”无人配送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此次携带相关物流产业发展建议参会,呼吁尽快完善针对城市物流业稳健发展的引导与规范化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从城市物流的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解决通行难、成本高问题。

       受疫情影响,“无接触交付验收”正在成为主流。如何通过更高效、更集约的配送方式满足爆发式增长的到家业务需求,如何在配送时最大限度减少快递员与顾客的近距离接触,都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他建议,结合“最后100米”公共环境和配送路径,给予无人车配送局部公共道路通行路权,并尽快制定无人车配送保险和车辆检验的政策和法规,加快推动“最后100米”无人配送常态化运营,实现无接触交付验收。通过“快递员配送+机器人进小区送货”的合作模式,打通小区配送最后100米,全程实现无接触配送,保障用户安全健康以及到家服务体验。

       随着近年来无人技术的逐渐成熟,无人配送也成为解决城市物流的重要探索方向。当前已有电商和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推进物流无人化,在无人仓、无人分拨、无人重卡、无人小车和无人机等方面均有研究和试点运营,最终期望实现全流程无人化配送。但受限于技术、成本、政策等条件的制约,真正实现物流全流程无人化还有一段距离。

       聚焦服务机器人产业,全力下好“先手棋”

       当前5G商用的启动催生了“AI+5G”风口的到来,我国应抢抓这一重大技术变革机遇,聚焦服务机器人产业,全力下好“先手棋”。

       农工党中央今年拟提交关于大力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的提案。农工党中央认为,将服务机器人产业作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选择,具备充足的条件。实际应用来看,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GGII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153.8亿元,同比增长36.1%;2013~2019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

       农工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加强规划引领,打造最佳生态;突破重点领域,打造最强应用,通过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服务机器人进社区、进家庭,在居家养老、家庭医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通过保险购买服务的方式率先开展探索应用。

       疫情期间,用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被激发,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领域走上防疫一线,为人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尤其在疫情期间,养老问题愈加明显。受疫情影响,国内很多地方都进行封闭管理,部分养老院也谢绝探访。落地应急措施场景的医疗机器人和养老机器人,市场需求大幅提升。

       在今年新冠疫情背景下,服务机器人价值凸显,让更多人看到了服务机器人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可能。文章来源:粤讯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边缘计算的结合,能让工业自动化变得更好

下一篇: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与电力行业共成长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