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仕达成功研发新型机器人,将供特斯拉使用
2月24日消息,爱仕达表示,公司控股孙公司索鲁馨开发出了业界第一套多台协作式机器人去毛刺系统,用于特斯拉变速箱及离合器壳体。据悉,爱仕达自2016年收购钱江机器人51%股权后进入智能制造领域,公司通过入股或收购的形式持续赋能自身机器人业务,深入仓储物流、抛光打磨、喷涂喷釉领域,初步完成了机器人的全产业链布局。
2、钟南山院士与腾讯成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室
2月27日,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腾讯公司宣布达成合作,共同成立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钟南山院士本人担任实验室主任。据介绍,双方团队将围绕流行病筛查、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流行病疫情预测预警展开深入的科研合作。包括针对新冠肺炎等多种流行病,将建立辐射全国的疾病上报和预测预警系统;利用“腾讯健康”小程序等互联网服务平台,持续筛查高危人群并给予就医指引;研究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判读筛查技术。
3、软银愿景基金2期已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投资1亿美元
日本软银集团24日投资总部位于美国的两家初创企业,其中一家是总部位于纽约的人工智能企业Behavox。该公司获得了软银一亿美元的投资。Behavox公司的平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企业内部数据,例如员工电子邮件和行为,以监督是否合规,公司的客户包括银行和私募机构。此前据媒体报道,软银二号愿景基金募资达千亿美元,主要扶持机器人汉堡制作、药品递送以及人造肉等初创企业。
4、王耀南院士领导下多款医疗机器人成功研发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王耀南领导的湖南大学机器人国家工程实验室加快科技攻关,研发了面向病患的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智能消毒与巡检机器人、配药检测机器人等。这些不仅可缓解医护人员紧缺问题,还可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显著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
5、优必选防疫机器人解决方案落地
2月27日消息,在战疫攻坚的关键时期,搭载优必选科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卫生防疫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深圳新冠肺炎患者唯一定点收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成功部署。整套解决方案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以后端AI技术平台为支撑,助力深圳三院筑起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保护一线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6、名傲和优傲强强联手,投资3600万美元建设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中心
近日,名傲移动机器人(MiR)和优傲机器人(UR)宣布在丹麦机器人之都欧登塞新建一座协作机器人中心。作为丹麦机器人技术界的两家旗舰企业,它们将共享这座占地32000平方米的新家。据悉,该项目将投资3600万美元(约2.53亿元人民币)。
7、工信部:推动发展服务机器人,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月24日,工信部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推动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在线办公、协同作业、服务机器人等,带动智能终端消费。优先支持汽车、电子、船舶、航空、电力装备、机床等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8、猎豹移动机器人大数据:疫情期间商场“晚高峰”消失
2月23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餐饮、影院、商场、超市等线下业态普遍受到冲击。根据猎豹移动在全国33城、722家商场部署的5000多台智能服务机器人豹大屏——“猎豹移动AiM商场豹大屏网络”显示,全国商超客流下降严重,商场日场均降幅超60%。疫情重灾区武汉客流峰谷最大降幅(日场均最低点比最高点)下降94%,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最大降幅超80%。疫情中,商场“晚高峰”消失,客流峰值多在11点到15点的时间段。
9、教育部: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或增18.9万人,将投向人工智能等专业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推出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多项措施。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称:“今年我们基本做了一个测算,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比去年可能增加18.9万。” “主要投放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现在这些领域都非常缺人才。”翁铁慧介绍,研究生计划增量,重点投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临床医学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