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场内部会议上,中国最大电网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董事长寇伟为自己所掌舵的“巨舰”定下了战略转型基调。
根据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的定义及寇伟的解读,泛在电力物联网,指的是通过现代信息及通信技术,将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的人和物连接起来,产生共享数据的智慧服务系统。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概念一经发布,引起了互联网界、制造界等各龙头企业的关注。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等大佬纷纷表示看好,希望参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建设。
资本市场也反响热烈。3月11日,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板块股价大振,引发电气板块,光伏、风电、充电桩、电工电网等多个细分板块共振,逾80只电力相关个股涨停。3月12日,逾20只相关个股涨停。
国家电网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电网资产运营效率开辟了一条新路,也可以发挥电网优势,开拓数字经济这一巨大蓝海市场。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对国家电网等电网企业意味着两层转型涵义。
一是未来或告别“高投资、上规模,重资产”的电网建设阶段,电网将向物联网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转型;二是告别传统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赚取购销价差的传统盈利逻辑将被打破。
“国家电网的转型方向,主要是基于泛在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开放生态平台,这将对其的商业及业务模式带来很大影响。” 杭州数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庆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
领航智库副总裁王秀强也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通过万物互联提高电网资产盈利能力,未来电网公司赚取购销价差的商业模式将逐步改变。
他指出,随着储能发展、新能源接入等改变电网调度管理模式,电网稳定可靠性需增强;万物互联使电网业务数据化,将拓展用户综合服务、金融服务等新兴业务。
两年前,国家电网曾提出,未来希望成为一个综合型公司,不纯粹靠销售电力、赚取买卖差价来实现盈利。
在年初举行的2019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首次提出了“三型两网”的新战略,即打造“枢纽型”、“平台型”和“共享型”企业,建设运营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来看,“三型”与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
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曾经的掌门人刘振亚于2009年提出的战略规划。过去十年内,其重金落实了“发-输-变-配-用”等环节的投资,目前已全面建成并进入最后提升阶段。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区分于支撑能源供给侧改革的坚强智能电网,旨在支撑能源消费革命。
曾鸣称,目前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多级电网协调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已经比较成熟。相对而言,泛在电力物联网则较难实现,后者需要一系列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以及解决如何在电力领域有效应用这些技术的问题。
兴业电新研报分析称,业务流和数据流应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侧重点。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收入来源,是国网未来五年、十年乃至几十年要持续做的事情,而新的业务模式需要基于新的网络,即基于信息通信为基础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兴业电新认为,应用长远眼光审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经济效益。当下看,其衍生的业务模式转型仍不明晰,但与电网其他投资相比,泛在电力物联网方面的投资总体金额较小,能够推动各个主体运营效率增加,其当下投资回报率应该高于特高压、柔直电网的投资。
根据上述研报,2019年将成为电力物联网投资元年,预计未来三年,国家电网电力物联网的年均投资从100亿元上升到400亿-600亿元。
经过十余年发展,截至目前,国家电网的物联网应用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接入智能电表各类终端5.4亿台,集采数据日增量超过60TB。
但与“三型两网”的战略目标相比,其物联网整体建设与应用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运营、电网运行、新兴业务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以企业运营为例,存在专业壁垒凸显、数据未有效贯通、跨专业流程不贯通、目标不协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俞庆认为,目前电网企业在电网环节,基本上处于信息互动的高级阶段,并走向网络智能阶段;但综合能源服务侧,还处于泛在物联阶段的初级,以及信息互动阶段的非常初期,结合市场开放,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
他建议,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的探索落地,应先于技术规划和技术建设。
根据国家电网的阶段部署,未来三年将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攻关期,计划到2021年初步建成,基本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贯通,初步实现统一物联管理,各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具备基本功能;到2024年将完全建成,全面实现业务协同、数据贯通和统一物联管理,公司级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具备强大功能。
国家电网成立于2002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其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中国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
国家电网预计,2019年,公司资产总额将达4.17万亿元,电网投资5126亿元,完成售电量4.5万亿千瓦时,实现营业收入2.65万亿元,利润8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