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锂电行业企业家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落幕。今天我们刊登部分嘉宾的演讲来展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的锂动力电池发展的一个侧面,今天首先刊登的是即将IPO的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李平的演讲;他讲到了一点,相比纯电动汽车,储能市场是接近百亿规模的动力电池市场,储能电池是论吨卖,市场想像空间更大,这个空间就是能源互联网。
宁德时代被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催生的第一只独角兽,这只独角兽也被证监会和资本市场优待,仅用26天即完成过会,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迎接独角兽上市热潮的序幕。
按照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宁德时代拟募集资金131.2亿元,拟发行股数约2.17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至少10.00%,由此看来,宁德时代募资后市值约为1300亿元。
作为一家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宁德时代主要从事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宁德时代在2017年实现营收净利双涨,其中,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99.97亿元,同比增长34.4%,净利润达39.72亿元,同比增长31.4%,并且在2017年完成我国锂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一,而原本第一名的比亚迪滑落至第二名,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9.41%和16.12%,其他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均不超过6%。
宁德时代能够快速IPO意味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战略,支持创新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证券上市,同时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股权投资迎来的历史性机遇。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今天(4月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AutoR智驾》参与策划并将承办的本年度规格最高、参会企业最广的锂电行业大会——2018年中国锂电行业企业家峰会上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李平介绍了宁德时代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环境下把握时机,迎接挑战的。
这是在其正式上市之前,其高层对外一次谈及对锂电行业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锂电池产业发展最早是索尼公司在1991年开始。
但对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比如蓝牙耳机,是在2000年左右开始大量使用。这种电子产品的普及,促进了锂电池技术的第一次快速发展。
韩国是在2002年开始,我们中国大概是在2007年开始,在动力电池上做些研究。消费电子的时候锂电池是论克卖,到动力电池时要论公斤卖。所以我要特别讲一下为什么现在锂电池绝大部分产业在中国。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大量的消费电子成本产业转移到中国,包括代工等模式。这就造就了我们整个锂电厂上游和下游绝大部分在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应该说,中国占了很大份额。
现在,欧美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的上游锂电池产业,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客观地讲,在我国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包括矿产资源、电池制造,设备、集成、回收利用等。
目前,几个最大的回收利用工厂就在中国,但在矿产方面中国还比较欠缺。
在中国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带动下,过去三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销都居全球第一。
目前按企业排名,全球出货量前十的企业,中国占据了四个,已经呈现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
特别是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因为这个助推作用,当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龙头。即便是在日韩,他们很多上游的原材料也是中国产的,包括正极、负极材料。
在动力电池面临的新机遇方面,汽车产业现在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就是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
这个变革实际上也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由大变强的机会。
当然,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也带来了机会,因为智能化是离不开电动化的。
自动驾驶这个功能需要在毫秒级内作出感知、决策、响应。内燃机传统汽车,它的极端反应速度只能做到300毫秒,但纯电动汽车可以做到毫秒级。
在80公里时速的情况下,传统燃油车在极端反应下有大概6米左右的盲区,所以大家可能看到了燃油车现在为什么都在重新提自动驾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我们中国有消费电子积累起来的优势,因此我们在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上已经拥有了先发优势。而我们在IT,特别是物联网产业上已经处于全球一流的地位。我们发展物联网,发展纯电动汽车应该说有得天独厚的基础。
共享,也是我们现在以及今后汽车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中石化的数据,就是因为共享汽车的推出,在中心城区的加油站营业量下滑了5%。所以我们认为今后电动化和智能化相结合,就会进一步实现共享汽车在出行距离5公里到多少公里之间,能够自动接客、自动驾驶。
从发展的空间来看,各国政府特别是德国汽车巨头已经将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作为战略,并且制定了相当宏伟的发展规划。
最近日本丰田已经组建了一个联盟,把日本几大厂都结合在一起。
日本做联盟制是全球最厉害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这个必然趋势就牵扯到能源战,可能很多同行都清楚,如果按照中国目前传统汽车销售量的发展,中国在保有量超过3亿辆的时候,从能源安全的角度上讲,中国必须走汽车电动化的道路。
欧洲最近有一个报告,他们认为欧洲2021年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纯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平价。到2023年,他们认为第一次购买价就能实现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平价。
当然后面还有更大的储能市场,储能市场可能是100个亿的动力电池市场。储能电池是论吨卖,那将是一个更加巨大的规模。
从消费电子产业开始、数码电子开始,这个产业还不能完全支撑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这中间还有很多新的技术发明需要使用。
此外,一定要规模化,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规模化,还要降低成本。
关于未来发展,李平认为锂电行业面临三大挑战:
其一是锂电池本身和不断创新突破,形成自身的竞争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新能源汽车要做到跟传统汽车相比,锂电池储能和传统储能技术相比,要做到性能更优、价格更低、使用更便捷,这也是目前主要的突破口。
最新的指标就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大幅度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包括快充性能、寿命等。
第二个挑战是现在动力电池产业还没有做大,在我们上游,某些材料每个星期的价格都不一样,这实际非常不好,这会毁掉一个行业。最近我听说镍又再提价,镍现在根本就不缺的,可能就是为了炒,对实体经济来说这是很不好的。
第三个挑战是关于充电设施,最重要的是解决居家的充电。根据统计,95%的人每天用车的距离在50公里以内,50公里就是10度电,晚上需要在家里充电。
开纯电汽车,有个最深的体会就是感觉到每个月没花钱,如果开传统汽车的话每个月加油费一定是在一千到一千八左右,但如果是纯电动汽车可能电费一个月一百块不到。我们中国大部分是公寓楼,每个停车位配不到充电设施,实际上两三千瓦的电容量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