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进行地如火如荼,智能交通领域也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那么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又能给交通行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惊喜呢?
物联网开创人车新关系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顾名思义,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现代车辆正逐渐成为物联网重要的一部份。与其说是一种交通模式,连网车(ConnectedCar)更可被视为是移动的数据中心,持续透过感测装置捕捉车辆、驾驶、乘客、周围环境的相关信息。在此同时,不断进化的对话接口,也让驾驶可更自然的与车辆沟通,开创前所未有的人性化行车体验。
据AUTOConnectedCarNews报导,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IBMInstituteforBusinessValue)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当前车辆的发展可归纳出六大趋势,分别为:
第一,自我修复(Self-healing)。车辆能在没有人力协助的状况下,自行诊断并修复自己甚至其他车辆。
第二,自行交流(Self-socializing)。车辆可与其他车辆与周遭环境连结。
第三,自我学习(Self-learning)。车辆具备认知能力,可持续学习,并根据驾驶、行人、其他车辆行为给予建议。
第四,自动驾驶(Self-driving)。车辆逐渐从局部自动化发展成全面自主系统。
第五,自我配置(Self-configuring)。车辆能根据驾驶个人偏好自行调整,包括座椅高度、目的地等。
第六,自我整合(Self-integrating)。车辆可被整合,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
未来车辆可借助深度分析与认知能力,为驾驶提供建议,透过个人化的服务迎合消费者的喜好。业者可试图将不同情境分门别类,依据消费者对数字化移动体验的接受程度,提供不同的数字服务与移动解决方案。
依托物联网实现智慧出行
在信息化、全球化与城市化三大重塑现代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智慧城市”作为新一代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高级城市管理形态应运而生,以期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社会管理失稳、城市运行失序、经济发展失调、环境建设失衡等问题。
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庆市推进了以综合市情系统、城乡规划综合数据库、交通决策支持系统为重点的三个大数据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重庆市建设的三大数据平台中,综合市情系统是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3+1+X”体系中的“1”平台,包含数据标准、共享数据资源库、软件系统、共建共享机制等主要建设内容。该系统在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两江新区市场监管等工作中开展了试点应用,对提升政府宏观决策、社会治理、公共安全等信息化、智慧化水平效果明显。
城乡规划综合数据库主要利用城乡规划全覆盖和“多规合一”的契机,整合叠加各类规划数据,构建了一个涵盖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多部门共享的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奠定“智慧规划”基础。
交通决策支持系统则集成了市级相关部门、企业交通人流数据、市民出行调查数据以及分布流动情况等,能够全面掌握交通供给、需求及运行情况,以此来分析交通规划实施、交通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决策建议,奠定“智慧交通”基础。
截至去年年底,“重庆市交通信息卡”已累计发放1232万张,覆盖全市所有机动汽车及驾驶人,重庆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并已在多行业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RFID汽车电子标识综合应用城市。
有效定制车险
智能制造大潮来势凶猛,智能交通成为交通领域未来发展的方向。物联网技术则影响着整个交通行业的发展,从汽车到船只,甚至我们购买车险的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
除了给各车企提供科技便利外,物联网还为保险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在物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出现了一种新的车险形式—UBI(Usage-BasedInsurance)。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收集车辆行驶数据,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每个车主不同的驾驶行为习惯和行车里程去定制保险套餐及调整保费金额,而不是仅仅依据过往的理赔记录。值得一提的是,UBI模式能帮助有助于驾驶安全以及车辆财物安全。车主知道自己的驾驶行为习惯将会被监测并且跟车险费用挂钩,他们会逐步改善驾驶行为从而减少意外的发生。还有,在物联网技术的帮助下保险公司还能有效的追踪和寻获被盗车辆。
物联网将物与物之间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有序的、宽泛的网络系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诸多便利。智能交通的发展还处于不断完善当中,未来将发掘更多物联网的应用潜能,以助力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