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配售电细则落地 2万亿配网投资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增

发布日期:2016-10-13 作者:网络

作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中最受业内关注的焦点,配电、售电侧的配套细则终于落地,万亿级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更进一步。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下称《售电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业务管理办法》(下称《配电办法》)。这两大文件被业内称为事关新一轮电改全局的核心配套文件。

去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一直被电网垄断在售的配售电业务将向社会资本放开,带来的是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表示,上述两大文件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售电市场的大门正式向全社会开启后,再次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售电公司是提供售电服务或配售电服务的市场主体。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第二类是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第三类是独立的售电公司。

此次发布的《售电办法》对售电公司的准入条件规定是,资产总额不低于2千万元,拥有10名及以上专业人员,具有与售电规模相适应的固定经营场所及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需要的信息系统和客户服务平台等。售电公司资产总额的规模不同,对应相应级别的售电规模:资产总额在2千万元-1亿元的,可以从事年售电量6亿-30亿千瓦时的售电业务;资产总额在1亿元-2亿元的,可从事年售电量30亿-60亿千瓦时的售电业务;资产总额在2亿元以上的,不限制其售电量。

对于此前业内关注的电网企业能否进入售电领域的问题,本次文件再次明确“电网企业也可以成立售电公司”,其竞争性售电业务,也将逐步实现由独立的售电公司承担。华创电新张文博团队分析称,未来市场中,电网所属售电公司、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第三方独立售电公司将在同一市场竞争,但由于电网企业拥有多年电力市场运营经验、人才储备和大量数据支撑,电网所属售电企业将成为某个区域的龙头。

此次配电网业务的放开政策超出了市场预期。兴业证券表示,《配电办法》的发布,堪称新电改两年来,改革力度最大的政策,电网垄断能力大幅受限。

《配电办法》规定,电网企业控股增量配电网拥有其运营权,在配电区域内仅从事配电网业务,其竞争性售电业务,应逐步实现由独立的售电公司承担。“以上内容大大削弱了电网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电力行业市场化程度空前加强。”兴业证券指出。

配电网是指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和220(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局电网。一直以来,中国配电网建设被指落后,配网投资占电网投资的比重较低,是电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为了加快配电网建设和改造,去年8月,国家能源局下发《配网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指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多位业内研究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配电网政策的放开,将吸引大规模社会资本的进入,配电网投资的资金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2万亿的配网投资目标得以实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兴业证券表示,配电网政策改变了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由收取购销差价变为收取核定的输配电价,并且该收益将由原来运营配电网的电网企业转移至配电网投资主体。因此过去难以产生收益的配网资产价值凸显,园区配网价值重估。

根据兴业证券的统计,国内现有347家国家级工业园区,1167家省级工业园区,国家级工业园区年平均用电量为20亿千瓦时,省级工业园区用电量为5亿千瓦时,全国工业园区年用电量为12775亿千瓦时。大工业用户接入的配电网平均输配电价为0.1341元/千瓦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电网企业和售电公司年输配电价收入为1678.6亿元,根据广东月度交易结果,估计未来一度电售电利润将稳定在0.025元,则工业园区售电市场利润空间为319.4亿元。

除电网所属售电公司外,只有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可以向供电用户开具发票,并承担配电区域内结算业务。华创电新指出,配网将成为稀缺资源,配售、发配售一体的模式最具竞争力。此前,业内对于配售一体、发配售一体的售电模式一直存在争议。反对者认为此模式容易形成新的垄断,支持者则表示不同经营方式的主体存在,利于激活电力市场。

《配电办法》特别提出,除电网企业存量资产外,拥有配电网存量资产绝对控股权的公司,包括高新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电网、趸售县等均可以开展售电业务。

这表明,配售一体、发配售一体的模式获得政策支持。但文件同时规定,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具备条件的要将配电业务和竞争性售电业务分开核算。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GE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全球风电叶片巨头LM

下一篇:中国光伏产业失之“欧盟” 收之“亚太”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