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无人机产业面临变数 各方博弈监管政策

发布日期:2016-04-25 作者:网络

  他们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很多无人机项目,就跟当年做手机一样,有人随便山寨组装一个产品,就说自己有了无人机核心技术,然后再包装炒作概念融资。

  无人机的低门槛,也遭到很多业内人士诟病。无锡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生产无人机很容易,但是能否进入市场,以及保证安全性很难说。

  “现在缺乏行业标准,导致行业鱼龙混杂。”据他预计,近年会死掉一大批缺少核心技术的无人机企业。

  规范缺位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下称AOPA )发布数据显示,经过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培训考核,截止到2015111日,颁发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的人数为1250人,这意味着中国大部分无人机都处于“黑飞”状态。

  “黑飞”入刑,在中国已有案例。2015年,北京国遥星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三名员工,在明知自己不具备操纵无人机资质以及不清楚公司是否申请空域的情况下,进行航拍测绘,导致多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因“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获刑,为国内首例获刑案件。

  即便如此,当下无人机“黑飞”还是常态,也没有明晰的规范。一家无人机企业高管透露,目前各种政策即将出台的说法,媒体报道五花八门,大多数是道听途说,甚至是相关机构自己的发声和炒作。

  2016年初,国家工信部和空管法规标准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深圳调研了无人机企业。据媒体报道称,本次调研着重关注无人机安全风险、身份识别与追踪、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此举意味着无人机的监管法案或将在年内出台。

  4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被调研的企业,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此为常规调研,并没有谈太多跟监管相关的“实质性政策内容”。

  引发业界波动的,还有上海的“政策”。20157月, 据本地媒体报道,“上海年内或出台无人机新规:飞行高度120米以上须持证驾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报道引用的消息源,来自上海市航空车辆模型协会牵头制定的《上海市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管理办法》,并非上海市官方,目前暂未看到该“政策”进一步的消息。

  事实上,从2009年起,我国在民用无人机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主要包括《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和《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等。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方电气V350变频器助推星际时速飞车的多重体验

下一篇:新能源客车骗补调查靴子将落地 行业洗牌在即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