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2016-04-14 作者:网络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合作协议》,对于创新产融结合模式具有重要试点示范作用。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国制造2025》自20155月发布以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提振了人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制造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单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跨金融与制造业等领域,具有银行、证券、信托、产业基金等全牌照综合金融平台优势。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内容和中信集团核心经营领域,积极推动产融结合模式创新,在综合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优势产能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制造强国相关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平台优势,为相关企业提供项目贷款、银团贷款、并购贷款等金融服务,并对符合《中国制造2025》方向的具体项目,在服务价格上予以优惠。根据协议所附的《近期重点合作任务清单》,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将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总计400亿元专项授信和融资租赁额度的金融支持,并积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大工程实施指南的实施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支持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制造强国建设。
  
《中国制造2025》涉及面广,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就《中国制造2025》贯彻落实开展合作,正是社会资源参与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的具体举措。
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起首之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继续明确细化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协议所涉及的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合作取得实效,推动我国强国建设发展迈上新台阶。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6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启动

下一篇:摆脱速度情结 大连抢抓东北振兴新机遇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