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很多企业不愿意种树,只想摘果,也造成了当下行业技术同质化,仿造严重,形成了低端混战,高端失守的局面。
虽说企业间优秀人才的流动会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但这种方式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技术往纵深方向前进的速度,毕竟被挖去的人才不是继续搞研究,而是应急,需要短平快出成果。
记者个人认为,中国机床行业中高端创新不足最主要的短板在于科技成果转换不畅。这是因为行业的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更要善于调动社会的资源。中国有很多优秀的理工类大学,很多高校的教授都有科研项目,这是我们可引智的一股活水。
既然最擅长搞科研的主体在高校。那为什么我们提了多年的产学研一体化,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呢?
有人用“达尔文死海”来形容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区,即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资金支持研发,企业因很难从研发中获利而不愿承担创新风险。
无疑创新动力不足和考核体系有很大关系。从企业方面来说,与高校合作是,企业老板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教授的成果马上就能够批量生产,这说明他们更关注当前的业绩,而忽视远期才能产生的效益。
除此之外,高校的考核也有问题,支撑的评定主要与SCI论文数量和获奖有关,导致教授更注重论文数量,甚至出现将一个实验分拆成几篇论文的极致情况,而且每年都有考核,考核的频度太高,导致教授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而不愿意涉足需要几年才能出成果的更有意义的项目。
当然这其中牵扯太多的具体问题,比如考核问题,定价问题,通过什么程序来做才算合规合法,都是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还有成果转换过程中,企业和事业双轨制的情况下,怎么鼓励成果流动,这些微观问题不解决,成果转化就没法打通“最后一公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建立信息对称和公开共享机制。毕竟科技不同于种菜,一个领域的科研成果用在其他领域,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跨界威力。比如典型苹果公司,他本身没有很多原创,但将其他技术移花接木就产生革命性的效果。当然这需要专业机构以专业眼光去做这件事,实现信息对称,知识叠加,就会出现新的成果。
应该说,当下之际就是国内许多科研机构急需把成果理一理,先拿出来,或许你想推广的方向推不出去,说不定可以在其他地方派上用处。
毕竟科技成果是冰棒,不是金砖。金砖抱在手上会升值,冰棒放到手上要化掉的。冰棒要想不融化,就要花成本放在冰箱里进行专利保护。
所以科技成果不能当做实物资产来看待,不要在乎一时便宜了或贵了,只有用出去才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