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失守,低端混战”一词用在概括中国机床行业的局势已有不短的时间。
而目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环更为复杂:中低端产能过剩成为难以破解的难题,技术创新尤其是高端与基础领域的创新少有开创性突破,且国内外市场低迷,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上升,在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承接产业转移和发达国家大力重振制造业的“双向挤压”下,产业竞争更加残酷。
我们知道,如果一味地守市场,结果只会更加被动。正是出于此次考虑,机床行业上下都一致认为惟有调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才是出路。
往哪儿改?答案是肯定的,抢占中端市场,树立充分的市场竞争力,并在高端市场有所突破。但现实情况是,虽在各类专项的支持下,国内规模机床企业在部分中高端市场领域陆续都获得了突破,但仅仅是星星点点,少有实质性批量化的生产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曾表示,他在与国内外创新公司交流中发现,对于技术骨干离职后的情况,国内外会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国内这个项目就做不下去,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在他的脑子里。而在国外,很多人会很高兴,这意味着机会来了,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丝毫不会影响这个项目的进程。无论谁接手,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支撑,而这个后台是开放的,不断积累的,会有更新的东西随时存储进去。
“这表示他们把技术人员脑子里的东西都显性化,面对技术骨干离职,公司只换个具备一定素质的人培训一段时间都可以胜任。”
“国外最好的人才在企业,这些企业会做科学家的事情,加大投入做基础研究,会有长远的战略布局,考虑五年十年后卖什么产品,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
而反观中国很多需要长期积累的行业,比如机床工具行业,一个企业把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培养到可以承担部分项目一般至少要五年以上。因此很多新入的外资企业和民企企业常做的事就买现成的成果,甚至不惜代价,毫无原则的挖人,而不愿意培养激励自己的人才和研发平台。
中国机床行业历史上有“十八罗汉”之说,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数控机床人才,但随着外资企业的全面进入,很多优秀的骨干人才离开了原来的企业。机床行业的创新人才陷入青黄不接的尴尬境界,又怎谈传承创新!而对于原企业而言,长期培养的人才变成了竞争对手的利器滋味并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