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综合信息 > 信息详情

佛山的特点是“制造业+”期待出现本土跨国公司

发布日期:2015-12-10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网络
   “佛山处在改革开放前沿,此次跨国调研活动动作快,一定会引起全国关注。”12月8日,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前来佛山出席“制造强国佛山探路——中国制造2025对话世界新工业革命”跨国大调研启动仪式,并以《从资源禀赋看佛山智能制造突围方向》为题作了主题演讲。
  先后主持国家和部委课题百余项,并曾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起草小组成员,龚晓峰向佛山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六大建议。其中包括:加快推进“负面清单管理”,为制造强国营造法治环境和制度环境;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大品牌品质宣传力度;实施“以市场育技术”战略,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大力培育跨国公司,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挑”商选资;强化培训,倡导专业专注精神,重视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育;积极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鼓励有海外工作经验的留学人才创业。
  “过去我们的企业来钱太快,企业没有向管理要效益、没有向研发要效益。当前的挑战是制造业的挑战,要从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变成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要从靠要素驱动转到靠创新驱动。”为什么中国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从资源禀赋看,佛山如何为“中国制造2025”探路?对此,龚晓峰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不管什么新技术,最新的不等于最好,应用得好才是最好,广泛应用是唯一的路径,所以我们要结合佛山实际,因地制宜,找到运用方向。
  智能制造要结合老百姓的需求,以智能制造基础技术带动制造业振兴,这是佛山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向智能制造升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要以市场培育技术,特别是国内的机器人应用市场、装备制造市场不能白白让给“老外”,要把自己的企业扶大扶强。
  ——龚晓峰
  要找到“优化供给”和“细化需求”的平衡点
  记者: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对佛山而言,就是要从制造大市走向制造强市。你如何理解从大到强?佛山的路径和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龚晓峰:过去劳动力便宜,资源环境等都很有优势,现在发展阶段不同,应该有新的要求。事实上,原有的模式到了一定的阶段也需要构建新的动力,这也是现在佛山在做的事情——转型升级。
  为什么全国上下如此重视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制造业关系着企业和国家的兴衰。再不抓住这个机遇国家就会落后,而制造业大市佛山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动作快,此次率先探路跨国调研活动,一定会引起全国关注。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例,汽车工业开始崛起和发展,但到了今天,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依然是新兴产业。因此不管什么新技术,最新的不等于最好,应用得好才是最好,广泛应用是唯一的路径,所以我们要结合佛山实际,因地制宜,找到运用方向。每次革命都有新产业产生,中国要学习,但不要模仿别人的道路。
  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包括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导致了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可见新的技术不一定就是好的,找到应用和市场的方向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我们要细化需求,优化供给,要找到合理平衡点。现在我们的工业化走了一半,城镇化也走了一半,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仍有很大的潜力。但千万不能只在互联网领域、电商领域、流通领域打转,要发展产业互联网。
  每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重大创新,都会为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而这一次可能是互联网引领的产业变革,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佛山应该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来升级改造。换句话说,佛山不是“互联网+”,而是“制造业+”。佛山制造业+互联网,佛山制造业+信息技术。
  高度融合是智能制造的主要特征,开放程度越高的环节融合程度越深,距消费者越近的行业融合环节越多。智能制造要结合老百姓的需求,以智能制造基础技术带动制造业振兴,这是佛山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研发专利七成来自制造业
  记者:此次启动“制造强国佛山探路”跨国大调研,可以视为佛山的一次再出发。因为工作关系,你对各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都有了解,可否介绍一下目前全球其他制造大国的发展情况?
  龚晓峰:工业4.0也好,智能制造也罢,本质都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包括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两大内容。其中,“智能工厂”是指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而“智能生产”则是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欧盟也好,法国也好,日本也好,传统工业升级也是大问题,不是重新来过,传统产业升级非常重要。佛山也一样,过去是基础,不能抛掉产业基础。但是怎么结合、怎么融合这是新概念。
  在这场生产方式的新变革浪潮中,中国与其他制造强国几乎同一时间站上了起跑线,可谓机不可失。美国的先进制造战略、德国的2020高科技战略和工业4.0、英国的高价值制造策略、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战略、日本的产业振兴计划以及韩国的制造业创新战略3.0等均在近一两年内相继发布。
  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各国均制定了具体的机器人发展计划。美国政府在2011年公布了《国家机器人计划(NationalRoboticsInitiative)》,计划每年对以人工智能、识别(语音、图像等)等领域为主的机器人基础研究提供数千万美元规模的支持。随后,欧盟、韩国等均在2014年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机器人计划。
  美国实际上也是重振制造业,都是跟智能制造相关的,因为它们的基础研究非常强。美国在抢占高地,现在70%的研发专利来自制造业。实质也是智能制造,重点是制造业。今年8月,日本也启动了机器人开发五年期计划(2015—2019),各国大力发展机器人的背后是机器人应用的庞大市场,2013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进口国,而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大。
  装备制造市场不能白白让给“老外”
  记者:在这场同时起跑的竞赛中,中国制造、佛山制造怎样才能加速直追、甚至弯道超车?
  龚晓峰: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比较关键。这是佛山的强项,因为佛山的民营企业占大部分。
  但我们要向智能制造升级,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要以市场培育技术,特别是国内的机器人应用市场、装备制造市场不能白白让给老外,要把自己的企业扶大扶强。在这一过程中,佛山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以市场换市场、技术换技术。要做到,崇洋不媚外,学好不学坏,虚心找差距,自强又自爱,开放发展快,封闭成障碍,自信不自满,自主不狭隘。
  这样的过程是无法避免的。德国制造当年也曾被英国人耻笑,德国制造同样也经历过山寨、盗版的年代,日本制造一样也有类似的过程,制造强国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都有这个过程。
  现在的德国,吃个鸡蛋都要问母鸡是谁。这就是标准和法制的力量。德国人知耻而后勇,严格提升自己的专利技术,严把质量关,不断创新并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而另一个在用市场育技术、技术立国的战略方面做得非常好的国家,是制造强国日本。1980年的时候,日本的机器人制造就超过美国了。但日本的做法值得警惕,当时人口红利吃光了,日本开始以机器换人,由于本身市场效益有限,所以向海外扩张,并使日元升值以有利于投资,最终导致产业空洞化。
  当时日本人到处购买美国的资产,购买全世界的资产,然后到不重视本国研发的时候,它的创新能力就出问题了。但尽管日本当年由于金融政策失误导致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制造业现在还是很强,在全世界还是榜样。
  佛山要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跨国公司
  记者:无论是创新驱动,还是智能制造本身,人才都是其中的关键。你在这次主题演讲中也提到了中国制造从大到强,就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换,向创新红利的转换。这个转换怎么实现?
  龚晓峰:如何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答案很简单,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赶紧培训。佛山要实现制造升级,最缺的也是人才,企业不缺顶级和打工的人才,他们最缺的是管理运用型人才,就是把他们串起来的人才。
  此次跨国大调研的美国之行可以向美国学习人才战略。美国的人口增长在赶上英国之前,其人口增速是中国的4倍,美国建国时是250多万人口,现在是3亿人口,它把人口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结合起来,把移民政策和人才结合起来。美国的“拿来主义”太厉害了,这块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可以吸引一些人才过来创业。包括日本、德国有一些企业不行了,可以把这些人聘到我们公司来,帮助我们的制造业,这也是一个思路,高薪聘请他们过来。
  日本的人才战略同样值得学习。日本官员考核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是考核教育的,而不是GDP,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当时日本的大学生覆盖率就已经是百分百,他们普及的是大学教育,这个非常厉害。人才红利、人口红利、创新红利都是离不开教育的。
  我们的企业家要静下心来做基础工作,基础工作要做,基本功要下,基本条件不能不顾,基本规律不能不遵循,功到自然成,我们要学日本做基本工作,基本工艺方面要改进。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专注精神、企业管理、标准化、机器化方面是值得佛山学习的。
  此次跨国大调研之后,佛山可以联合金融机构,支持合适的企业到海外并购获得先进技术、知识产权和高端品牌,支持本地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到海外招商引资,建立高端制造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没有真正国际认可的跨国公司是无法被认可的,佛山一定要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跨国公司,如果佛山有10家华为这样的企业,佛山一定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TAG: 智能制造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桥新区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引擎

下一篇:“汽车+互联网+X”时代来临 协同创新呼声高涨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