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于2009年制定了重振制造业框架,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中,明确要求通过发展机器人重振美国制造业,并凭借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开发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日本制定了机器人技术长期发展战略,将其作为七大重点扶持产业之一。2013年,日本建立了机器人特区,投资10亿日元推动看护机器人、救灾机器人的应用。韩国制定了“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2011年提出《服务机器人发展战略》,2012年10月发布了《机器人未来战略展望2022》,将焦点放在扩大韩国机器人产业上,并支持本国机器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
欧盟提出了2002—2022年欧盟机器人研究与应用路线图,作为欧盟机器人发展的战略指导。同时还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火花”计划,该计划由欧盟委员会与欧洲机器人协会合作完成。德国政府在“高技术战略2020”中提出了“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世界主要机器人生产企业和互联网企业也加紧布局,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谷歌在2013年收购了8家机器人公司,2014年又收购了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公司。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机器人,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机器人产品已实现生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初具规模。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5.6万台,在2013年就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从应用类型来看,2013年,搬运机器人成为国内销量最多的机器人,排在第二位的是焊接机器人,装备机器人也呈现快速发展。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内机器人需求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为25%以上,到2017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达到10万台,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过40万台。2013年,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须形成完善的工业型机器人产业体系,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由目前的不到30台提高到100台以上。
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跟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密度不到30,距离全球62的平均水平还有差距。自主品牌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中低端的坐标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为主,高端的六轴机器人在全球的比重还不到6%,而外资品牌的多关节机器人占我国机器人销量的比重达到62%。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产业以惊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今天,这种变革正在向新经济时代的制造业进一步蔓延、渗透。
“机器人能够对平衡世界制造业经济产生影响”,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认为,机器人的应用重新平衡了世界制造业的经济,使传统的劳动力国家提高了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其竞争力导致工业产品的销售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加快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
机器人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从短期来看,机器人功能的延伸必然导致制造业领域单一生产单元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导致一批制造业领域生产工人下岗。在20世纪的农业技术革命中,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从占总人口的40%降到了2%。在制造业的鼎盛时期,约有1/3的美国人从事制造业,而现在不足10%。但同时,机器人的大规模出现也会催生大量新岗位,包括机器人的研发、操控和维修等。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期发布了《积极影响就业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报告,称工业机器人在未来8年中将创造200多万个工作岗位。
大量运用机器人,对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可以减少员工数量,简化管理流程,但也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的演示、产品的生产数据均须通过计算机完成。
围绕机器人产业展开的高端制造业,可能成为美欧等发达国家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之间竞相争夺的新领域。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总体来看,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和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特定背景下,我国传统工业模式不可持续的矛盾日益凸显,而主要发达国家试图夺回制造业优势的势头非常明显。奥巴马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发展机器人产业等高端制造业让美国经济“基业长青”。2013年,欧盟明确提出欧洲须进行“再工业化”以重振欧洲经济,并将工业占欧盟GDP的比重由15.6%提升至2020年20%的总体目标,其中机器人产业是发展的重点。
从中长期看,能否培养出适应机器人时代的大量高级技术人才,将成为制约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中国制造”在机器人时代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等智能制造业;尽快确立机器人产业的国产品牌,把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作为“十三五”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强基础研究,掌握核心技术,推动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一体化;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产学研用相结合,从集成起步逐渐向中上游拓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匹配与协同;将机器人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中国制造”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