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中国能源发展的两个关键:煤企转型和新能源开发

发布日期:2015-09-15 作者:网络

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在10月份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其中一个大热点。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当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程度加深,新兴产业层出不穷、表现不俗。因此,中国经济网特别挑选了汽车制造、家电、房产、计算机和通信、纺织、百货、基建、银行、能源、钢铁等十大传统行业,以及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新能源车、互联网金融、专车服务、智慧医疗、餐饮O2O、服务业O2O等十大新兴行业,分别进行了梳理和展望,以便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这20个行业正在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十三五"的到来。本文即《十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十大新兴行业前景展望》系列报道中的第9篇。

今年以来,我国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产业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据“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三个行业前两季度的产业预警指数均在偏冷或过冷的范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7月27日召开的上半年全国能源形势发布会上也曾指出,上半年传统用能行业需求大幅回落,能源生产、投资、进口增速下滑,能源供需总体宽松。然而,当前能源消费低速增长、市场供需宽松的格局,也为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契机。从当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能源消费特点来看,新能源的发展还将是未来的大趋势,而转型升级则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炭产能仍过剩行业整合步履蹒跚

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约17.9亿吨,同比下降约5.8%;四大主要用煤行业中除化工行业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量均有所减少;全国进口煤炭约9987万吨,同比下降37.5%。另有分析称,在市场需求无大幅回升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今年我国进口煤炭量会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预计将降到2.2亿吨,较去年全年减少7000万吨。

受需求量减少和环保政策的多重影响,淘汰落后产能依旧是能源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国家能源局网站获悉,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了《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其中明确规定2015年全国淘汰煤矿数量为1254处,其中关闭退出1052处,改造升级202处;计划淘汰落后产能7779万吨,其中关闭退出6391万吨,改造升级1388万吨。

各地方也在都在控制煤炭产量,根据山西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原煤产量将控制在10亿吨以内,内蒙古也计划将今年全区原煤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近日,山东省发改委和省煤炭工业局日前联合发文,确定2015年全省煤炭产量控制在1.46亿吨以内。

从前7月的数据来看,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5.31亿吨,同比下降4.3%。陕西省煤炭产量2.63亿吨,同比减少2020万吨,下降7.1%,山东省煤炭产量8610万吨,同比下降5.5%;云南省煤炭产量2763万吨,同比下降10.7%;辽宁省国有重点煤矿煤炭产量3082万吨,同比下降7.8%。

尽管如此,在业内人士看来,煤炭产量控制依旧任重道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主任邢雷表示,“目前煤炭产量降幅出现了收窄的情况,说明了控制产能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王旭峰表示,“煤炭产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的,但是整体产量还是很难控制。中小煤矿关停对总量影响不是很多,几个主要矿区的生产能力还是挺强的,并没有降多少。”

在此状况下,煤炭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有媒体报道,在行业低迷的环境下,已经有九成煤企陷入了亏损的局面,企业要想脱困自救,就要摆脱单一生产煤炭品种思维的束缚,一方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煤炭主业上实行大集团跨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要顺应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大的战略布局和新兴市场的发展需要,抢滩登陆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从而抬起头走路,增强煤炭企业的内部造血功能,在煤炭市场回暖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认为,寻找新的增长点、转型、煤炭清洁化、煤炭走出去等措施,都可以成为煤炭企业应对困境的中长期措施。

传统行业比重已开始下降新能源必成主力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4年底,国务院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指出,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路径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石油比重为剩下的13%。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沈阳机床:一家东北老牌企业的转型升级样本

下一篇:浅谈智能制造的概念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