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68首页 > 自动化信息 > 产业动态 > 信息详情

我国芯片靠进口 未来致力自主可控

发布日期:2015-07-14 作者:网络
   “中国每年用于进口芯片的花费为2000多亿美元,已超过进口石油的花费。中国企业将互相扶持,致力于自主创新安全可控,尽快改变这一局面。”中国一家信息技术企业负责人说。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7月10日~1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起的“2015自主安全产业生态创新发展高级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办,会议期间,与会业界精英共商中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安全产业生态创建与发展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自主可控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国已出台的分级保护远不够实际需求,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未被覆盖。中国应从知识产权、能力、发展、供应链和国产资质等五方面入手,出台自主可控评估标准。
 
    与会企业家认为,中国信息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自主体系。中国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胡伟武说,要改变目前中国信息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光靠其中一两项核心技术或一两个产品的突破是不管用的,必须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体系。
 
    中国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云苏认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在推广、用户使用,中国信息产业国产化安全可控目前仍行进在路上。
 
    在看到存有差距的同时,业界认为也不应妄自菲薄。中国人自主研发的wps问世20年来,不仅拥有广大用户,体积容量优势明显,仅为微软office系统的五十分之一。中国还拥有全球第二大PDF电子文档技术提供商,面向全球市场并获得广泛认可。
 
    与会信息产业界人士认为,中国要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道路并不平坦,自主安全产业如何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找准自身定位,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将决定其当前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态势。
[信息搜索] []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工信部将推智能制造技术突破 研发工业控制系统等

下一篇:西门子在襄阳设立办事处,贴近本地客户助力鄂北工业发展

免责申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自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视觉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