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开发,目标为至2020年,其中国工厂达到30%的自动化。
富士康高级管理人员称,可重新利用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及自动化组装将是富士康下一步的焦点,他们致力于削减庞大的员工规模,并建立新的销售渠道。该公司同时表示,此前关于富士康计划三年内实现70%自动化的报道是失实的。
富士康此前一直对其机器人项目保持沉默,然而,上周末,该公司开放了其在深圳的机器人测试实验室。
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称,该公司的中国工厂,包括在深圳的工厂,已有5万台可操作的工业机器人,以及数十万件自动化设备。他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在其中国工厂至少增加1万台机器人。
但这可能无法完成富士康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郭台铭在2011年设下的目标,他当时预计,截至2014年,该公司在其中国工厂将运营超过100万台机器人。事实上,该公司在中国的雇员目前仍超过100万人。
戴佳鹏称,“就数量而言,这是一种梦想。我们希望它能实现,但现实证明还不行。”
富士康于2007年开始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目前,该公司在广东深圳和山西晋城的两个工厂拥有1600名员工,每年可生产出1万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执行包括冲压、印刷、打磨、包装和测试在内的20多项生产任务。
戴佳鹏表示,使用机器人替代“3D”岗位的员工,是目前公司的首要目标。3D岗位指肮脏(dirty)、危险(dangerous)和无聊(dtablel)的工作。专注于这个领域,是出于对近年来安全问题和人力短缺的考虑。
戴佳鹏补充道,富士康推出的机器人“Foxbot”将很快在中国上市,第一家客户可能是另一家中国制造商,但他并未披露客户名称和具体上市时间。
今年早些时候,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将继续深化其在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戴佳鹏的团队也将致力于研究进一步自动化组装流水线。该公司正着眼于在电子制造工业实现自动化组装的突破。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富士康和阿里巴巴分别投资20%的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子公司,已于6月下旬推出全球第一款可以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人“Pepper”。软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将和阿里巴巴以及富士康共同构建一个框架,联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扩展机器人产业。
戴佳鹏强调,进军机器人领域并不容易。“我们不由得出现很多失误,”他以复制人类的手眼协调能力为例,“这非常难”。
他认为,富士康更专注于机器人重设程序的灵活性,以令这些机器人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格式化,这一点在电子工业产品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特别重要。“无论交付何种机器人解决方案,它必须能够每隔几个月重新利用。”
他补充道,机器人本身只是解决方案包中的一部分。手爪、传感器、视觉系统、零部件供应和软件至少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
不过,他呼吁中国当地政府谨慎行事,不要在该领域投资过热,或将机器人视为可解决所有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方案。他还强调,机器人并非应对中国经济放缓的工具。
广东省政府今年初表示,2018年之前将投入人民币9430亿元,在机器人取代工人劳动力的项目上。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城市,已分别向机器人生产商和组装制造商发放了2亿至5亿元的年度补贴。